1、综合题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下图右图为非洲某区域图,左图为右图中乙国的放大图。

材料二 近年来,图中乙国主动与中国积极合作,引进推广中国杂交水稻种植技术,在其北部地区种植高产水稻,以提高稻米产量,减少粮食进口,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
材料三 图中甲国是非洲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和世界第六大石油出口国,石油出口收入占该国财政总收入的83%。但“黑金"并没有给这个国家带来希望,却遭受“石油的诅咒”:在过去35年里,石油收入超过4500亿美元,却被联合国列为世界第26位的最贫穷国,其失业率高达50%,60%的人口日生活费不足l美元,而且还是是世界上汽油最短缺的国家之一。
(1)比较图中P、Q两段河流流量的差异,并从气候方面分析原因。(4分)
(2)评价在乙国北部地区推广水稻种植的条件。(4分)
(3)描述乙国(左图)城市分布的特点。(3分)
(4)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为甲国摆脱“石油的诅咒”提出措施。(3分)
参考答案:
(1)P段比Q段流量小,径流量季节变化大(Q段比P段流量大,径流量季节变化小)。(2分) P段流经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降水量较少且季节变化大;Q段流经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降水丰富。(2分)
(2)有利条件:地势相对平坦;热量丰富;劳动力丰富。(2分)不利条件:热带草原气候,干季降水少;水稻种植技术和经验缺乏;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落后。(2分)
(3)分布不均衡;集中分布在南部(西南部),主要分布在交通线(铁路)附近或沿海地区。(3分)
(4)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石油工业要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3分)
本题解析:
(1)河流流量取决于河流的补给,该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根据非洲气候分布规律可知, P段流经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降水量较少且季节变化大,Q段流经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降水丰富,所以P段比Q段流量小,径流量季节变化大。
(2)评价条件要从有利不利条件两方面来分析。影响水稻种植的条件包括自然和人文条件。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和有关世界地理知识,从地形、气候、水源及劳动力、政策、技术等方面来评价。
(3)描述城市分布的特点,就是归纳城市的分布规律,城市与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国城市分布不均衡,集中分布在南部,主要分布在交通线附近或沿海地区。
(4)从材料三可以发现,该国出口产品初级单一,国家经济过分依赖石油出口,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该国应该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使产业结构多元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石油工业要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1.造成这种天气现象的天气系统是2.当该天气系统继续加强影响我国时,我国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A.气旋
B.反气旋
C.冷锋
D.暖锋
E.寒潮
F.长江流域伏旱天气
G.台风
H.晴朗的天气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1.该地第一天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第二天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并有雨出现;第三天气温稍升、气压下降,天气由阴转晴。这是冷锋过境造成的。
2.冷锋可能引发暴雨、寒潮等天气.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是由副高控制下形成的,台风是由热带或副热带气旋引发的,反气旋控制下天气晴朗。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部分大气环流示意图” 和“世界部分地区及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6分)

(1)P地的气候特点是 (? )
A.温和湿润 ?B.寒冷干燥
C.高温多雨 ?D.炎热干燥
(2)Q地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于 (? )
A.暖湿的中纬西风 ?B.干冷的中纬西风
C.干冷的极地东风 ?D.冷湿的极地东风
(3)依据“世界部分地区及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可以判断北半球处于______季。
(4) N地受_______________气压带控制,降水较_______(多、少)。
(5)此时M地盛行__________风,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地区季风气候形成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据中新网2012年3月12日电:印度尼西亚(简称印尼)为了加快国家发展,计划把全国使用的三个时区整编成一个时区。届时印尼时间将与北京时间相同。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小题。
材料一:印度尼西亚及周边区域图和雅加达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印度尼西亚主要岛屿基本情况 
(1)如果印尼统一采用新时区后,9月23日,当雅加达(107 °E)正好日出时,印尼时间为?,这天,图中首都城市中,正午日影最短的是?。
(2)雅加达降水最多的季节为?,此季节的降水主要是受?(气压带或风带)控制而形成的。印度尼西亚被称为太平洋的一叶“肺”,是因为? (自然资源)分布广泛而得名。
(3)材料一右图中,①处气温在相对较低,其主要原因是? 。
(4)印尼人口密度最大的岛屿是? ,政府曾鼓励人口从该岛迁向其它岛屿,但效果一直不明显,其主要原因是其它岛屿?和?。
(5)爪哇岛是印尼重要的农业生产区,该岛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近年来该岛城市化发展迅速,粮食产量下降。试解释这一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6时52分;新加坡
(2)夏季; 赤道低气压带;热带雨林(森林)
(3)此时降水较多(阴雨天气多),大气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
(4)爪哇岛;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滞后
(5)水稻种植业(或热带种植园农业);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用地增加,使耕地面积减少;农业结构调整,使粮食播种面积减少;城市环境污染加剧,使耕地质量下降;城市用水量大增,使周边地区缺水严重,影响水稻正常生长。(答对其中任三点即可,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为“1271~1295年马可·波罗东行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马可·波罗的东行路线中(?)
A.在亚洲经过了三种季风气候
B.①、③两地植被差异是因为海陆位置不同
C.沿途经过了寒、温、热三带
D.沿①→②→③路线,每天的日出时间在提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