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地图》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A.甲地因为具有通江达海的水运优势,发展潜力比乙地大 B.A地的枫叶变红的时间要比B地早 C.C地适宜修建大型港口 D.夏季该山峰上不适宜观看日出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根据等高线判断山峰高度为576米,瀑布落差23米,所以湖岸边海拔123-200米。所以下降高度位于376-453米之间,最接近的是390米,B对。
【小题2】甲地因为下游有瀑布,对外联系不便,发展潜力比乙地小,A错。A地的纬度较低,温度较高,枫叶变红的时间要比B地,B错。C地缺少港湾,不适宜修建大型港口,C错。夏季日出东北方向,该山峰东北有小山,不适宜观看日出,D对。
考点:等高线图判读,区域发展的条件,日出方向,景观欣赏的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该图为我国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据图回答问题。
小题1:AA′两点间建有一座桥梁,此桥梁的桥面与谷地底部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A.150米
B.240米
C.360米
D.420米
小题2:经过环保部门检测,发现桥下河水农药残留物超标,这些农药残留最可能来自于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该图等高距为100米,桥面与谷底的差距约2.5个等高距,故B正确。
小题2:根据等高距分析集水范围,甲、乙两地位于下游另一支流的集水区,丁地位于下游河段的集水区;只有丙地位于桥下河段的上游集水区。C正确。
点评:符合等高线的一般判读规律,难度一般,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等高线地形图海拔高度判断的基本方法,本题还可考查地形对气候、农业等方面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我国某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图中a、b两条支流,水流较急的
是?,判读依据是?。
(2)图中地形以?为主。
A地形的顶部高度是?
?米。图示区域的相对高度大约是?米。
(3)图中的耕地种植的主要作物最可能是
A、水稻? B、甜菜? C、玉米? D、甘蔗
(4)该地区计划建一座水库,其大坝的位置应选在?(填字母)。
(5)图示地区突出的自然灾害是
A、春旱? B、地震? C、风沙? D、台风
参考答案:(1)a? a河流等高线密集,坡度陡?
(2)丘陵? 500≤h<600? 500≤△H<600
(3)A?
(4)F
(5)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为我国西部某区域7月均温(℃)等值线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导致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两地距海远近不同
B.两地纬度差异大
C.高山阻挡了水汽输送
D.甲地为盆地、乙地为高原
【小题2】甲乙两地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A.地形光照
B.水源热量
C.交通市场
D.科技劳力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影响气温的因素有纬度、地形、洋流等。距海远近不同以及高山阻挡水汽输送,都是影响降水的因素,因此A、C项可以排除。由该图可知,7月均温甲地为24℃以上,而乙地为6-8℃,甲地气温比乙地约高出18℃,而甲地纬度比乙地高,显然应该是受地形因素(海拔高低)影响。根据经、纬度位置,可以推断该区域是我国西部昆仑山两侧,甲是塔里木盆地,乙是青藏高原。
【小题2】从上题分析可知,甲是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水源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乙是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热量是发展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
考点:气温影响因素和等值线判读、我国农业发展条件的区域差异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运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