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卷《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六)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太阳辐射是地球上一切能量的源泉,太阳辐射到达地面之前,选经过大气的削弱作用,到达地面后使地面增温,地面增温的同时产生地面辐射把热量传递给大气,使大气增温。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选A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图,回答11~12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1: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气压带的分布和等温线。根据纬度分布规律,判断图示为南半球,图示表明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向南移,为北半球的冬季。
小题1:A项,罗马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B项我国华北地区小麦成熟为春季。C项塔里木河汛期为夏季。北太平洋冬季水温较两边陆地高,故向高纬(北)凸出。
小题1:A项由于纬度的分布显示图示为南半球,故越往北温度越高,等温线①的数值大于②。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该图示意亚洲某内陆国水系分布和七月份气温分布情况。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图中①地的7月均温可能为
A.18℃
B.16℃
C.14℃
D.10℃
小题2:该国
A.年降水量南多北少
B.常年受西风带控制
C.东南部地势起伏大
D.水汽主要来自北冰洋
小题3:图中②地的自然带为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温带荒漠带
C.亚寒带针叶林带
D.高山草甸带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从河流的流向判断,①地海拔较高,为河流的分水岭,该地7月的均温应该较低。图中等温线的差距为4℃,①地外面的等温线的数值为12℃,答案选D。
小题2:从经纬线位置和轮廓看,该国为蒙古,深居亚欧大陆内部,水汽主要来自北冰洋,年降水量北多南少。东南部等温线的变化较平稳,地势起伏不大。如果常年受西风带控制,应该终年温和多雨,与蒙古的实际情况不符。答案选D。
小题3:图中②地位于蒙古的西南部地区,降水量较少,不可能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纬度位于44°N附近,不可能为亚寒带针叶林带。深居亚欧大陆内部,降水少,可能为温带荒漠带。等温线变化小,没有大的山脉存在,所以不可能为高山草甸带,答案选B。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大湖效应是指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汽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的现象。受大湖效应影响,2014年美国部分地区遭受罕见的暴风雪。图(a)为某次暴风雪形成过程示意图。图(b)为某区域地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图(a)中
A.①气流强弱决定降水量多少
B.②环节可以用GIS技术监测
C.产生③过程的原理类似暖锋
D.④为高空冷气流受热后抬升
【小题2】此次暴风雪
A.能加剧地壳运动和变质作用
B.直接减少全球干湿、冷热差异
C.与旱灾属于同一种灾害类型
D.对海陆交通运输造成严重破坏
【小题3】图(b)中出现降雪量最大月份和地点可能是
A.1月,甲地
B.4月,乙地
C.9月,丙地
D.11月,丁地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气流1从湖泊上空带走水汽,影响降水量大小的因素与湖面水汽蒸发量关系密切,A错。湖面水汽的蒸发可通过气象卫星进行监测,此技术手段属遥感,B错。经过湖面增温增湿的气团在湖泊另一岸与冷气团相作用,形成类似暖锋的天气系统,产生降水,C正确。4气流为高空冷气团,湖泊对其性质基本无影响,D错。
【小题2】暴风雪与旱灾均属气象灾害,C正确。地壳运动和变质作用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A错。受此次暴风雪影响的范围局限于美国部分地区,易判断B错误。铁路交通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小,D错。
【小题3】结合前面的分析,可知湖面温度较高时,水汽蒸发量大,受大湖效应影响,降水量大,可排除A。降雪为冬半年的降水形式,B、C错。图中丁地受地形的影响,降雪量更大,D正确。
考点:湖泊对局地气候的影响、地理信息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题《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