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题《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二)
A.2月3日12时 B.2月2日12时 C.2月3日14时 D.2月2日14时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按上北下南来确定M、N两点坐标。M为(60°N,60°W),N(60°N,50°W)。划分东西半球的经线圈为20°W—160°E,故M点位于西半球,北半球。B正确。
【小题2】60°W为西四区的中央经线,北京时间采用东八区区时。东八区区时比西四区区时早12小时,故D正确。
考点:经纬网、区时计算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某日,北京昼长达12小时,则这一天北京日出时北京时间为(北京经度116ºE)( )
A.5点44分
B.6点16分
C.6点
D.不能确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北京昼长达12小时,即北京是昼夜平分,北京所在的经度116ºE是6:00日出;北京时间是指东八区的时间,即120ºE的地方时,在116ºE以东,比116ºE早4*4分钟,应是5点44分。选A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区时与地方时。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若某地所处的昼弧长于夜弧,说明该地
①正午太阳高度角大 ②昼长夜 ③处于夏半年 ④处于春季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昼夜长短的计算。若某地所处的昼弧长于夜弧,说明该地昼长于夜,为当地的夏季。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地球自转360°所需的时间是( )
①1个太阳日 ②1个恒星日 ③24小时 ④23时56分4秒
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地球自转的周期。地球自转360°所需的时间是23小时56分4秒,为一个恒星日,24小时为太阳日。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2014年10月24日(农历九月初一),我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小题1】在发射该飞行试验器时,上海当天能够看到的月相是
A.满月
B.上弦月
C.新月
D.下弦月
【小题2】西昌卫星发射基地作为我国重要卫星发射基地之一,其区位优势不包括
A.峡谷地形,地质结构坚实,有利于发射场的总体布局
B.纬度较低,可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的离心力,多晴朗天气,“发射窗口”好
C.区域经济较发达,人、财、物优势突出
D.海拔较高,发射倾角好,地空距离短,可缩短地面到卫星轨道的距离
【小题3】飞行试验器上的传感器在太空关注地球时的正确描述是
A.在地球上不同纬度的任何地点,自转角速度相同,自转线速度不相同
B.在地球的南极上空观察,地球作逆时针旋转
C.地球自转一周360°,所需要的时间为23时56分4秒,叫做1个太阳日
D.地球自转是绕地轴做旋转运动的,其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月相。农历九月初一月相为新月。故选C。
【小题2】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的优越条件:一是纬度低(北纬28.2度),海拔高(1500米),发射倾角好,地空距离短,纬度越低,离赤道越近,这既可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的离心力,又可缩短地面到卫星轨道的距离,从而节省火箭的有效负荷;二是峡谷地形好,地质结构坚实,有利于发射场的总体布局,对地面发射设施、技术设备及跟踪测量,通讯的布网有利,能满足多个发射场的建设;三是晴好天气,“发射窗口”好。年平均气温18摄氏度,是全国气候变化最小的地区之一,日照多达320天,几乎没有雾天,试验周期和允许发射的时间较多;西昌位于我国西部地区,交通闭塞,经济落后。所以区域经济较发达,人、财、物优势突出,是错误的。选项C正确。
【小题3】地球上除南极点和北极点外,不同纬度的地点自转角速度相同,自转线速度不相同,A错;在地球的南极上空观察,地球作顺时针旋转,B错;地球自转一周360°,所需要的时间为23时56分4秒,叫做1个恒星日,C错;地球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D正确。
考点:月相、地球运动
点评:本题组考查了月相、地球运动。属于知识记忆的考查,关键是学生充分掌握月相在农历一个月中不同时段的不同表现,卫星发射需要考虑的几个条件:纬度、地形、天气、交通等,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依此来回答为即可。难度较小。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大气的热状况与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