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地球与地图》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二)
A.中国地图 B.浙江地图 C.湖州地图 D.学校地图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缓,图幅大小相同的多幅图比较,若等高距相同,等高线疏密也一致,则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若等高线疏密一致,比例尺相同,则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据图可知:甲、丙等高线较乙、丁密集,说明甲、丙坡度大,甲、丙中比例尺相同,但丙等高距较大,所以坡度较大,故本题选C。
【小题2】 根据比例尺的计算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可得:1:60000=20/实际距离。则实际距离=20×60000=1200000厘米,即12千米,对照选项,中国、浙江、湖州面积都大于12×12千米,采用该图相同比例尺,不可能在图纸上完整绘制,故本题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剖面图、等值线图。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图为某地附近两区域等值线分布图(比例尺相同),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图中A、B两点的高差最大可能为( )
A.700 B.1000
C.1035 D.1200
【小题2】图中铁路沿线需要预防的是( )
A.滑坡
B.洪灾
C.泥石流
D.冻土
【小题3】关于图中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E、F两地植被相同
B.C、D两地均能看到过往的火车
C.图中大坝长为500米、坝高400米、坝宽2米
D.图中湖泊为火山湖泊,对区域内径流调节作用明显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图示A的温度在4.8-6.6℃,每升高100米,温度降低0.6℃;由相邻等值线的差值相等这一规律可知,可判断A的海拔大约在300+(12-6.6)/0.6×100米≤H<300+(12-4.8)/0.6×100米,即1200米≤H<1500米;图示B地海拔在400-450米,两地的高差在1050-1100米。选C正确。
【小题2】图示铁路沿鞍部布局,沿线等高线较密集,坡度陡,容易发生滑坡。选A正确。
【小题3】E、F两地海拔相差不大,植被类型相同,A正确;C在谷低,D在山坡,C不可能看到火车,B错;由图示比例尺,可判断大坝长近500米,坝底高度为450米~500米、坝顶高度为550米~600米,大坝高度接近150米,不到400米,C错;若图中湖泊为火山湖泊,应在山顶火山口,对河流调节作用不明显,D错。选A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图。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是某地附近两区域等值线分布图(比例尺相同)。读图,完成下列题。
【小题1】 如果陡崖在水库大坝正南方,则可知水库大坝处河流的流向是: ( )
A.由西向东流
B.由东向西流
C.由西北流向东南
D.由东南流向西北
【小题2】按照图中的水库大坝设计(坝顶的图上距离约为0.5厘米),则坝顶长和最大坝高(坝顶到坝底)分别大约是 ( )
A.500米 110米
B.50米 98米
C.500米 98米
D.50米 110米
【小题3】关于图示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 )
A.A、B、C、D四处的水都汇入图中水域
B.E、F、G的海拔在750米以上、800米以下
C.在E点可以观察到车站N
D.铁路沿线要注意预防滑坡和泥石流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 如果陡崖在水库大坝正南方,根据图中两地的相对位置看,图中左下方为北方,大坝基本是南北向,河流的流向与大坝垂直,由图中左上方流向右下方,也就是由东向西流。故选B。
【小题2】 图中比例尺为1:100000,也就是图上一厘米代表实际距离一千米,坝顶的图上距离约为0.5厘米,实际为500米;图中大坝最底部为450~500米,坝顶为550米,最大坝高应该在100~50米之间。故选C。
【小题3】右图中根据等温线分析,A地气温比四周低应是山地,A、B、D三处的水可汇入图中水域,但C处与图中水域之间隔了一道山岭,C处水不能汇入图中水域;F、G的海拔是650米,E在600~650米;在E N之间有一道凸起的山脊,在E点观察不到车站N;铁路途经山区,图中沿线坡度很陡,附近还有陡崖,所以沿线要注意预防滑坡和泥石流。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地图的基本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①②③图均表示同一区域,且其图幅依次减少四分之三。读图回答问题。1.若①图比例尺为1∶N,则②图、③图的比例尺依次为2.①②③图均缺少的地图三要素为?
①比例尺 ②方向 ③图例
A.2∶N 3∶N
B.1∶2N 1∶3N
C.2∶N 4∶N
D.1∶2N 1∶4N
E.①②
F.②③
G.①③
H.①②③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图的综合分析。
1.①②③图均表示同一区域,且其图幅依次减少四分之三,表明图②是图①的四分之一,因此比例尺为原来的一半;图③是图①的十六分之一,因此图③的比例尺为原来的四分之一。
2.地图的三要素为比例尺、方向、图例。图中缺少图例与比例尺。
本题难度:困难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水的运动》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