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题《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四)
A.向东—向西—向东 B.向西—向东—向西 C.向右—不偏转—向左 D.向左—不偏转—向右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局部晨昏线的综合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参考答案:(1)6月22日(夏至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或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 本题解析:(1)图示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夜,故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2)6月22日,地球公转接近远日点(7月初)。地球公转经过近日点时约在1月初。(3)图示顺着自转方向经过弧线MAN则即将从夜半球进入昼半球,故判断为晨线。图示B点位于夜半球的平分线,故地方时为0时。图示A点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故判断地方时为6时而C点与A点位于同一经线上,故地方时也为6时。(4)图示A点位于晨线上,故太阳高度为0°,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直射点纬度与当地纬度的距离),此时太阳直射点纬度位于北回归线上,而A点的纬度为赤道(0°),计算即可。(5)结合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自直射点向南北两次递减,故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当太阳直射点从②移到④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察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当太阳直射点从②移到④时,表示由夏至到冬至。A项北半球的昼变短夜变长;B项从②到③期间,则南极圈内出现极夜,范围减小;③到④期间,南极圈内出现极昼,范围扩大。D项③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后变小。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图中,abc为6月22日晨昏线的一部分,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某日晨昏线图”,图中表示一根完整的晨线或昏线,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大,回答下列各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甲乙两点相对于地球的球心对称,乙的经度为160°E,所以甲地的经度为20°W。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2:根据“地球公转速度较大”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为冬半年,太阳直射点位于20°S,所以丙地40°N正午太阳高度为30°。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3:根据“地球公转速度较大”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为冬半年,20°W地方时为12:00,则丙地16:48日落,40°N的北京的昼长约为9.5小时。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人口增长与人口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