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读下图,回答问题:(12分)

(1)分析判断,甲、乙、丙三地的气候类型:甲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乙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丙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6分)
(2)甲地气候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地气候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地气候分布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2、单选题 下图是两个区域图,回答(1)——(2)题。

(1)图中字母所示地区的气候类型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并且成因基本相同的是
[? ]
? A、a和b
? B、c和d
? C、c和e
? D、a和f
(2)f处农产品主要是
[? ]
? A、小麦、玉米、羊毛
? B、稻米、牛肉、棉花
? C、花卉、蔬菜、肉类
? D、甘蔗、天然橡胶、咖啡
3、综合题 读下图回答:(16分)

(1)A表示 作用,其强弱与 有关。
(2)B表示 辐射,D表示 作用C表示 作用
(提示:图中A、C、D字母表示大气对太阳的削弱作用)
(3)E表示 辐射,它对晚上的气温高低影响比较大。
(4)如果大气吸收的热量大于支出的热量,就会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目前全球气温有上升的趋势,请根据上图信息,说说这一原理的形成原因?(两点原因)
4、综合题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及6月份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13分)

(1)描述该区域地形地势特征(2分)
(2)分别判断A、B两地出现的天气系统名称,分析两地天气现象的异同点.(6分)
(3)该月B河段及周边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试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5分)
5、单选题 印度洋塞舌尔附近海域季风转换有利于海盗活动。2009年10月19日16时,我国货轮“德新海号”在印度洋遭遇劫持,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1—2题。

1.事发海域水面平静的季节是
①春季②夏季③秋季④冬季
[?]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三个月后,该海域中的两支洋流
、
的流向为
[?]
A.都向西
B.都向东
C.向东,向西
D.向西,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