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八)
A.欣赏壮丽的火山爆发景观 B.气候凉爽,适宜居住 C.温泉众多,为疗养胜地 D.土壤肥沃,利于农作物生长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由材料可知,该地位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
【小题2】火山灰含有多种养分,使土壤肥沃而深厚,利于农作物生长,所以许多农民到火山口附近去种地。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3分)甲地的地质构造属于?,简述该地貌的形成原因。
(2)(3分)乙处地貌类型为?,简述该地貌的形成过程。
(3)(3分)乙地与丙地均有地下水(泉)出露,按照埋藏条件,乙地为?水,丙地为?水;两地相比,水质较好、流量较稳定的是?地。
参考答案:
(1)(3分)向斜(1分)?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侵蚀,形成山岭。(2分)
(2)(3分)冲积扇(或洪积扇)(1分)山区河流流出出口?携带的物质在山前(山麓)沉积。(2分)
(3)(3分)潜(1分)?承压(1分)?丙(1分)
本题解析:
背斜和向斜的判断依据:一是形态:岩层向上拱起是背斜;岩层向下弯曲是向斜。二是岩层的新老关系:岩层中心老,两翼新(新老新)是背斜;岩层中心新,两翼老(老新老)是向斜。图中甲是向斜,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侵蚀,形成山岭。
乙处位于山麓地带,河流流出山口,流速减慢,泥沙沉积,形成的地貌是冲积扇。
地下水有两种不同的埋藏类型,即埋藏在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的潜水和埋藏在上下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承压水。潜水埋藏较浅,受气候特别是降水的影响较大,流量不稳定,容易受污染,水质较差;承压水埋藏较深,直接受气候的影响较小,流量稳定,不易受污染,水质比较好。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图4—26,回答问题:(8分)
(1) 图中的褶皱是 ,其顶部缺失的原因是 。
(2) 若该地区富含石油、天然气,则宜在甲、乙两处的 开采。原因
是 。(2分)
(3)图中②处以流水的 和 作用为主,③处以流水的 作用为主。
参考答案: (1)背斜 背斜顶部受张力,岩层破碎,容易被侵蚀破坏 (2) 乙 石油、天然气比重小而轻,常被挤压到背斜的顶部 (3) 侵蚀 搬运 沉积
本题解析:27.考查地质构造与外力作用。背斜向上拱起可形成山地,但因顶部受张力,岩层破碎,容易被侵蚀破坏。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水流流速大时,侵蚀和搬运能力强,流速小时,表现为沉积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龙首渠修建于汉武帝时期,该工程从洛水上游开渠引水,灌溉临晋(今陕西大荔县)以东的四万多公顷土地。读图回答1~2题。
1.两千年前的先民们发明了井渠施工法,在商颜山今称铁镰山,高约120多米,黄土覆盖的古原西段开凿了中国最古老的引水隧洞,主要目的是
①减少水分蒸发
②获得更多的雨水补给
③实现自流引水?
④分段施工,降低工程难度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如今的商颜山塬崖壁立、沟壑纵横,形成这种地貌景观的原因是
[?]
A.断裂谷地?
B.风力沉积作用
C.向斜谷地?
D.流水侵蚀作用
参考答案:1.D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下列地貌景观图,回答题。
①?②?③?④
小题1:上图所列景观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关于上述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主要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
B.②在板块交界处比较少见
C.③主要分布在我国低海拔的平原区
D.④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的地貌景观判断,①表示风蚀蘑菇,属于风力侵蚀作用而形成的地貌,属于外力作用的结果;②表示火山喷发,属于内力作用的结果;③表示河流峡谷,属于外力侵蚀作用的结果;④表示喀斯特地面的溶洞景观,属于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属于外力作用的结果。
小题2:结合上题分析,①是由于风力侵蚀的结果,A项错误;②多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B项错误;③多位于山区,地势较高,C项错误;④表示喀斯特地貌,典型分布于我国西南云贵高原地区,D项正确。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属于基础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能结合图示判断地貌景观,结合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差异分析和主要的分布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的热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