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六)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欧洲平原上低缓的波状丘陵,是冰川的沉积形成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的峡湾,是冰川侵蚀作用的结果;阿尔卑斯山地两侧的湖泊是冰川消融后形成的;而阿尔卑斯山脉峰峦挺拔,是地壳运动的结果。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人类活动影响地表形态趋利避害的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据科学家考察:喜马拉雅山脉原来是一片海洋,按照其上升的速度计算,目前的高度应是20000多米,但2005年10月9日国家测绘局公布的珠穆朗玛峰测量高度是8844.43米。据此完成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喜马拉雅山脉的隆起主要是由于板块碰撞挤压而形成,故属于内力作用的结果。
小题2:若只考虑内力作用,则喜马拉雅山脉地区应抬升了约20000米,但任何地貌的形成都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该地区在内力作用地壳上升的同时,受外力侵蚀作用而使海拔只要8844.43米。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影响地貌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并能结合实例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石灰岩、页岩都属于a类岩石
B.b不能转化为a,是因为b为岩浆,d为变质岩
C.花岗岩和玄武岩都属于c类岩石
D.d为岩浆
【小题2】图中各地质作用与序号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
A.①作用一定能形成化石
B.火山喷发与②的活动有关
C.③作用最强烈的表现形式是流水的侵蚀作用
D.大理岩、板岩的形成需经过④阶段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石灰岩、页岩都为沉积岩,根据岩石圈物质相互转化原则和图示分析,a为岩浆岩,d为岩浆故A、B错,D项正确;花岗岩和玄武岩都属于岩浆岩,为a类岩石,C项错。
【小题2】结合上题分析,b可能为沉积岩,也可能是变质岩,如果b为变质岩,①作用不能形成化石,A错;火山喷发后,经冷却凝固形成a类(岩浆岩)岩石,所以B项正确;③可能为变质作用,故C错;大理岩、板岩为变质岩,而④为重熔再生作用,D错。
考点:地质作用及岩石类型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水的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