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地理知识点《水的运动》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六)
2019-12-27 00:10:17
【 大 中 小】
1、综合题 (18分)读北美洲的相关资料图,回答问题。
 (1)比较甲、乙两条河流水文特征的差异。(3分) (2)根据图中信息.概述一月等温线相对于七月等温线不同的分布特点。并说明理由。(6分) (3)A、B两地纬度位置基本相同.分析两地的年降水量差异及其成因。(5分) (4)北美洲东西海域都有世界大渔场分布。分析其形成原因的差异。(4分)
参考答案: (1)甲河结冰期比乙河短;甲河流量比乙河丰富;甲河流量季节变化比乙河大;乙河有凌汛。(任答3点 3分) (2)1月等温线均向南(低纬)弯曲(1分)。主要是北美洲1月份,大陆气温相对海洋同一纬度来说要低(1分); 1月等温线比七月等温线分布较密集(1分)。主要是北美洲纬度跨度大,1月份太阳直射在南半球,越往南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昼越长,获得的太阳辐射越多,反之越往北获得的太阳辐射越少(2分)。加之冬季北方冷空气频频南下,加剧了北方寒冷的程度(1分)。所以南北温差大,等温线密集。 (3)A地区降水量小于B地区(1分)A地区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1分),又受加利福尼亚寒流影响(1分),降水稀少B地区夏季受来自大西洋上的暖湿气流影响(1分);又有墨西哥湾暖流影响(1分),降水较丰富。 (4)东岸渔场是由于墨西哥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1分)海水易发生搅动,下层的营养盐类被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丰富饵料(1分);暧寒流交汇的海域,冷、暖水性鱼类都在此聚集。(1分)西岸渔场主要受离岸风的影响,出现涌升流,深层海水上涌把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 层,鱼类提供丰富饵料(1分)。
本题解析: (1)由图可知甲河所处纬度较低,乙河所处纬度较高,所以甲河结冰期比乙河短;甲河流域面积大,降水多,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所以甲河流量比乙河丰富,甲河流量季节变化比乙河大;乙河是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所以有凌汛现象。 (2)注意区别1月、7月等温线的图例及变化差异;由图可知①1月等温线均向南即低纬度弯曲。主要是由于北美洲位于北半球,1月份是冬季,根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陆气温相对同一纬度的海洋来说气温要低; ②1月等温线比七月等温线分布较密集。主要是北美洲南北纬度跨度大,1月份太阳直射在南半球,越往南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昼越长,获得的太阳辐射越多,反之越往北获得的太阳辐射越少,加之冬季北方冷空气频频南下,加剧了北方寒冷的程度,所以南北温差大,等温线密集。 (3)根据图中A、B两地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推断两地的气候类型进而分析原因。由图可知A、B两地纬度位置都位于北回归线附近, A地区位于大陆西岸,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沿岸又受加利福尼亚寒流影响,降水稀少;B地区位于大陆东岸,夏季受来自大西洋上的暖湿气流影响;沿岸又有墨西哥湾暖流影响,增温增湿,降水较丰富,所以A地区降水量小于B地区。 (4)根据世界大渔场的分布可知,东岸渔场位于纽芬兰岛附近,是由于墨西哥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海水易发生搅动,下层的营养盐类被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丰富饵料;暧寒流交汇的海域,冷、暖水性鱼类都在此聚集。西岸渔场主要受离岸风—东北信风的影响,表层海水随风离去,底层海水上泛,即出现涌升流,深层海水上涌把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为鱼类提供丰富饵料,所以东西海域都有世界大渔场分布。 考点:本题考查等值线图、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气候类型的综合运用。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天然河道河水含沙量随时间和空间处于变化之中,下图为某天然河道含沙量垂直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含沙量分布说法正确的是 A.粒径越小分布越不均匀 B.各种粒径的泥沙都是河底附近含量最大 C.各种粒径的泥沙含量随深度的变化不明显 D.同一河流泥沙平均粒径向下游增大
| 小题2:下列对河流含沙量大小影响最小的是河流流域 A.土地利用状况 B.降水量大小与降水强度 C.植被覆盖率 D.气温的年较差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1: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图为“三江平原水循环简图”。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图中缺少的水循环环节是 A.降水 B.地下径流 C.蒸发 D.水汽输送
|
小题2:图示区域由“北大荒”变为“北大仓”,受人类活动显著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有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小题3:与黄河下游相比,松花江突出的水文特征是
A.水位季节变化大
B.结冰期长
C.含沙量大
D.有凌汛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图示可知①为蒸发②为降水③地表径流④下渗⑤地下径流,缺少水汽输送,选D正确。
小题2:由“北大荒”变为“北大仓”,人类活动主要是排干湿地的水,减少了蒸发和下渗,也阻断湿地对河流径的调节。选C正确。
小题3:黄河下游是地上河,由低纬流向高纬有凌汛现象,且河流含沙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大;松花江位于东北地区,周边环境植被覆盖率较高,含沙量少,但是纬度高结冰期长。选B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某海域洋流环流简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海域有世界著名渔场
B.②处洋流主要由西风吹拂形成的
C.③处洋流的性质为暖流
D.④处洋流的性质为寒流
【小题2】流经①处的洋流与图所示一致的是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图中洋流为逆时针环流,且有回归线经过,应该为南半球的中低纬度环流,图中①洋流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为寒流,有世界著名渔场;②为南赤道暖流;③洋流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故为暖;④为西风漂流,主要由西风吹拂形成的,为寒流。
【小题2】由上题可知,①洋流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故为寒流;该海域位于南半球,等温线从南向北逐渐升高,故排除CD;寒流从气温低的海区流向气温高的海区,流经海区水温低于两侧水温,故选A。
考点:该考查洋流。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结合下图,回答问题。(30分)

(1)请在图中的线段中标上箭头,用以表示出该地区的水循环过程。(4分)
(2)若图中山脉的最高峰为6 000米,请指出图中河流的水源补给类型。(8分)
(3)如果该地区位于欧洲西部,请描述图中河流的水文特征。(8分)
(4)结合水循环原理,说明植被破坏对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10分)
参考答案:
(1)画图略(箭头呈逆时针方向)。
(2)高山冰雪融水、大气降水、湖泊水、地下水。
(3)水量平稳,没有明显的汛期,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4)植被破坏,导致蒸发和蒸腾作用减弱,降水减少,气候变干旱;涵养水源能力降低,径流泥沙含量增大,湖泊调蓄作用减弱,流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增大,易引发洪涝灾害;植被破坏,加剧上游侵蚀作用,沟谷加宽加深,加剧中下游沉积作用,冲积扇和河口三角洲增大。(答案合理即可)
本题解析:
(1)图示地区的水循环类型为海陆间循环。
(2)结合山脉的高度、湖泊、海洋等信息可判断出河流的水源补给类型。
(3)如果该地区位于欧洲西部,结合图中的植被可判断出该地的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由此可判断出河流的水文特征。
(4)植被的破坏对蒸发、下渗、径流及地表形态都会产生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