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读“全球各纬度太阳辐射立体模式图”,据图回答小题。
1.1月份,全球太阳辐射能量最大的纬度是2.赤道上太阳辐射能最多的月份是
A.23.5°S
B.23.5°N
C.0°
D.90°S
E.1月和7月
F.2月和8月
G.3月和9月
H.7月和8月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1.这是一幅三维坐标图,水平坐标代表纬度和月份,垂直纵轴代表太阳辐射能的大小,读图可知,1月份90°S值最大,故第8题选D。
2.原因是此时南极点发生极昼现象,且太阳高度变化小。3月和9月,赤道地区正午接近直射或被直射,太阳辐射强,故第9题选C。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读“1998——2006年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变化图”,回答1—2题。

1、读图可知
[? ]
A.我国能源生产总量在2000年达到最大值
B.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能源净进口量呈现上升趋势
C.1998~2006年期间我国一直进口能源,没有出口能源
D.图示大多数年份我国能源生产总量大于消费总量
2、能源安全是我国目前的一个紧迫而重大的问题。下列措施能保证我国能源安全的是
①参与国际能源开发,实现能源进口多元化
②加大能源战略储备,减少对进口能源的依赖
③全面禁止采挖煤炭,使用新能源替代煤炭
④倡导绿色消费,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 ]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1、B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其他  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将于2012年到期,2007年12月3日至14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召开的联合国气温变化会议被看作是《后京都议定书》谈判的起点。《京都议定书》规定,所有发达国家应在2010年把六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一氧化二氮、甲烷和三种氯氟烃)的排放量比1990年的水平减少5.2%。这虽与发展中国家的要求到2010年减少15%,到 2020年再减少20%的目标相差很大,但毕竟这是一份具有约束力的国际减排协议。全球变暖将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下面是科学家的一些预测:
科学家预测之一:自然植被的地理分布与物种组成可能发生明显变化。 
科学家预测之二:全球洪水、火灾等发生次数在一些地区将增加。 
探究1:对于《京都议定书》,社会各界有不同的反应,试模拟以下的几个身份,说说他们对于这个问题
? 的立场:①绿色和平组织发言人;②美国商界代表;③岛国的居民;④生物学家。?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2:请你就下面的地理要素加以预测并说明预测理由。 ①冰川范围的可能变化及理由。 ②热带气候
? 范围的可能变化及理由。?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对于全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限制,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利益或观点,各个群体都是站在自己的利
益角度或观点出发对待这一问题。绿色和平组织是从对整个环境及未来有利的角度来思考、看待问题的;美国商界代表是从他们自己的经济利益来对待全球二氧化碳减排的,二氧化碳减排会对工业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影响商界当前的经济利益;岛屿国家由于面积狭小,四周被海洋包围,由于全球变暖,海平面升高而导致被海水淹没的土地增多;生物学家的出发点是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大量物种灭绝。 
2、由于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温升高加速,冰川大量融化,冰川的范围就有可能变小。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温度升高,可能使一些原本属于亚热带气候的地区,温度升高以后成为热带气候区,可见热带气候可能会向南北两侧延伸、扩大。而原先的热带气候区仍旧是热带气候区,因此,热带气候区的范围可能比原先会增加。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读“三个地带的产业结构图”,完成问题。
1.如果用图例A代表第一产业的比重,那么? 
①图甲表示东部地带的产业结构
②图例B代表第三产业的比重
③图甲、图乙和图丙分别表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带的产业结构
④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带第三产业的比重依次降低2.我国东部地带与中西部地带产业结构的异同是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E.东部地带第二、三产业比重大,中西部地带第一产业比重大
F.东部地带第三产业比重大,中西部地带第一产业比重大
G.东部地带第三产业比重大,中部地带第二产业比重大,西部地带第一产业比重大
H.东、中、西三个地带目前都以第二产业比重最大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发展差异。
1.根据我国东中西三个地区的产业结构特征判断B表示第二产业的比重,C表示第三产业的比重,故②④错误。
2.根据三个地区的产业结构特征判断甲为东部地带,乙为中部地带,丙为西部地带。故D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2009年12月7-18日联合国全球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A 城市)举行。
材料二:丹麦位置示意图(图甲)和大气爱热过程图(图乙)。 

1、近百年来,丹麦气候变化的主要趋势足
[? ]
A、气温变暖,降水变少
B、气温降低,降水变多 
C、气温变暖,降水变多
D、气温降低,降水变少 
2、对照图乙,丹麦气温的变化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 ]
A、①增强
B、⑦减弱
C、③减弱
D、④增强 
3、面对当前全球气温变化趋势,人类应该①植树造林,扩大森林覆盖率②推广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③开发核能和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消费结构④关停高耗能产业,减少矿物能源消耗总量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1、C
2、D
3、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