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八)
2019-12-27 00:13:04
【 大 中 小】
1、单选题 读东北地区示意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国家在P平原兴建了许多大规模机械化农场,从事商品粮生产。但在这里生产粮食,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A.热量条件 B.土壤条件 C.降水条件 D.光照条件
| 小题2:目前国家决定停止在P平原开垦荒地,同时建立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是(?) A.天然林 B.水源林 C.湿地 D.草地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农业发展。 小题1:根据图示的经纬度判断该地区位于东北地区,纬度高,热量不足。 小题2:东北平原开垦的荒地主要是沼泽,属于湿地。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与我国其他沿海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较快的主要原因是 A.科技发达 B.政策优惠 C.劳动力廉价 D.产业升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增多、城市数目变多、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密度增大、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化水平提高等),主要原因是工业化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20世纪90年代后期,与我国其他沿海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较快的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有关鲁尔区实施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迁人和新建企业以技术精良的中小型为主 B.煤、铁企业规模普遍减小 C.经济繁荣,环境美化 D.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为了改造鲁尔区,使鲁尔区得到可持续发展,所迁人和新建企业以技术精良的中小型为主;治理污染,环境美化;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但是对煤炭和钢铁工业实行了“关、并、转”等合理化改组,使部分企业的规模扩大。故选B 。 考点:鲁尔区 点评:本题考查鲁尔区实施的可持续发展策略,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施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36分)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针对海河流域频发的旱涝灾害,在流域西部、北部修建了大量水库,在东部新开了多条入海河道。 (1)结合流域气候和地形特点,分析修建水库和新开入海河道的自然原因。(12分) 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的17. (2)针对流域水资源匮乏的现状,简述农业生产应采取的对策。(8分) (3)指出河源地区旅游开发和景区建设给河流带来的环境问题,列举一项应对措施。(8分) 依据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精神,京津冀地区逐步淘汰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4)简述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以及对改善大气质量的作用。(8分)
参考答案: (1)流域内降水量偏少且集中夏季,季节和年际变化大。 中上游地区以山地、高原为主,平时地表径流量少,暴雨时洪峰流量大,修建水库蓄水调节,可缓解旱涝灾害。 下游地区以平原为主,排水不畅,支流集中汇集于海河,易发生洪涝,开挖人工河道,主要用于排水泄洪。 (2)推广耐旱作物(调整作物类型,进行品种改良):应用喷灌、滴灌、微灌等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旱灾的能力。 (3)问题:河水污染(水质下降);径流量减少(变化大);河流含沙量增加。 应对措施:例如,合理规划;加强监测,立法管理;控制旅游人数;保护植被,植树种草等。 (4)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减少污染源,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
本题解析: (1)从气候特点分析,该流域内降水量偏少且集中夏季,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所以使中上游地区平时地表径流量少,暴雨时洪峰流量大,从地形特点分析,中上游地区以山地、高原为主,洪水汇集时间短,因此需修建水库蓄水调节,既能防涝灾,也能防旱灾。下游地区以平原为主,排水不畅;且支流集中汇集于海河,导致排水不畅,因此需要开挖人工河道,主要用于排水泄洪。 (2)一方面是改良农作物品种,使农作物适应耐旱环境,积极推广耐旱作物;另一方面,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喷灌、滴灌、微灌等;第三,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旱灾的能力。 (3)河源地区的开发排放的污水和废弃物会增加,使河水污染;植被破坏会使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增大;水土流失加剧,会使河流的含沙量增加。依据产生问题的原因,应采取应对措施,要合理规划,加强对旅游区的植被保护,并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加强对河水的检测,及时治理,并制定相关的法规;控制旅游人数,减少对旅游区环境的破坏。 (4)应结合京津冀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分析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环境质量。因京津冀地区高等院校多、科研机构多,应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减少传统工业比重,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这样能减少污染源,降低污染物排放。
本题难度:简单
5、多选题 在佛山顺德陈村农业生产中,“彩色农业”(花卉业)一直独树一帜。2012年春节期间,连新疆、西藏、黑龙江等省区都有陈村的鲜花销售,花卉种植不仅增加了陈村花农的经济收入,还美化了人民的生活。回答问题。1.陈村花卉种植的有利条件是2.与荷兰的花卉业相比,陈村花卉种植还有一定差距。要使陈村花卉具有国际竞争的优势,目前适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沛 B.地势平坦,黑土广布 C.土地价格低廉,劳动力资源丰富 D.靠近港澳,鲜花销售市场广大 E.生物技术上创新,积极培育、引进新品种 F.将鲜花种植技术向各大洲推广,在相关国家建立鲜花种植基地 G.积极研究保鲜方法,改进运输工具上的设备,研制新的保鲜容器及营养液 H.在世界各主要国家新闻媒介上进行广泛宣传,提高顺德陈村花卉的知名度
参考答案:1. AD 2. A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陈村花卉种植的有利条件是位于南方地区,气候资源优越,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沛。选择A项。再者陈村靠近港澳地区,鲜花销售市场广大,市场需求广阔。 2.荷兰花卉业世界闻名,品种繁多、生物技术新。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花卉业种植需在生物技术上创新,积极培育、引进新品种;在保鲜方法,运输工具上的设备等需要改进。 考点:本题考查区域农业发展。 点评:本题考查区域农业发展。陈村农业生产中,花卉业独树一帜。我国具有成本优势即劳动力丰富廉价,土地价格较低。陈村花卉种植的有利条件是气候资源优越,市场需求广阔。 花卉业具有国际竟争优势的前提是解决好保鲜、开发新品种等关键问题这就必须进行技术开发创新。这种由果溯因的思维为法要注意运用。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