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八)
A.东海 B.黄海 C.南海 D.台湾海峡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结合我国的行政区划,从图上可以看了钓鱼岛应该属于台湾,不属于福建,当然也更不属于浙江和海南。故选D
小题2:结合所学的我国四个边缘海的分界线,不难判断出钓鱼岛是属于东海的范围,图上明显显示钓鱼岛不在于黄海、南海的范围之内,也不是台湾海峡的范畴。故选A
小题3:根据所学中国的气候知识可知,我国东部地区属于典型的季风气候,夏季受东南季风的影响,冬季受西北季风的影响。一月份属于冬季,故地处我国东部的钓鱼岛的风向为西北季风,选C
点评:本组题一定要求考生熟悉我的行政区划及四大边缘海之间的分界线,试题属于一般性的基础题目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阅读材料一(我国某区域图)和材料二,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小题1:在图幅中部,用“==>”符号(“==>”画成3厘米左右长),表示该区域年降水量递减变化的总趋势。(2分)
小题2:小冬作文中写道:“……烈日当空,我们爬上了山顶,大家惊呆了。眺望山下,湖水碧波荡漾;俯视陡崖,使人心颤汗冒。下午,更神奇了。下山途中,突然,天空滚云密布,雷电交加,倾盆大雨哗哗而下。不一会儿,雨停了,太阳在天空又露出了笑脸……”
小冬所登山是图中我国著名的旅游名山,它的名称是?;?作文中描述的降水,按成因划分属?雨,这种类型的降水在图示区域的时间分布规律是?。(6分)
小题3:图中甲山脉多低谷、山口,形成这种地表特征的主要外力是?;地质历史时期该山脉有多次岩浆侵入活动,由此推测该地可能出现的地理事物有?。(4分)
小题4:比较长江中游“地上河”(荆江河段)与黄河下游“地上河”成因的不同及其治理措施的差异。(12分)
材料二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国在秦巴山区的十堰兴建了“二汽”。厂区分布在东西长32千米,南北宽8.5千米的二十多条山沟里。1981年,以“二汽”为核心的东风汽车公司(以下简称“东汽”)成立。为了进一步发展,2003年9月,“东汽”总部迁至图9中乙地,标志“东汽”已全面搬迁。
小题5:运用区位理论分析“东汽”从十堰搬迁到乙地的主要原因。(12分)
参考答案:(共36分)答案要点:
小题1:(2分)箭头指向左,在图内大致呈水平状(2分)。
小题2:(6分)庐山(2分)?对流(2分)?多发生在夏秋午后(2分)
小题3:(4分)流水(2分)?岩浆岩(或花岗岩、或变质岩、或金属矿产)(2分)
小题4:(12分)成因不同:长江“地上河:河道特别弯曲”,水流不畅,泥沙容易沉积(2分)。黄河“地上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带来大量泥沙,下游水流平缓,泥沙大量沉积(2分)。
治理措施差异:
长江“地上河”:裁弯取直工程(2分);建设长江中上游防护林(2分)。黄河“地上河”:黄土高原打坝建库(或打坝淤地),抽引水灌溉(或引黄淤灌)(2分)黄河中游地区种草植树(2分)。
小题5:(12分)十堰位于秦巴山区,交通相对不便,远离市场(2分);位于山谷地区,工业集聚、协作条件欠缺(2分)。因而,工业区位条件差。武汉(乙地)位于长江与京广铁路交会处,水陆交通发达,联系市场方便(2分);武汉(乙地)地处江汉平原,工业用地、用水充足,农产富饶,劳动力资源丰富(2分);武汉(乙地)位于长江沿岸工业地带,近钢铁产地,工业历史悠久,技术力量雄厚(2分);武汉(乙地)葛洲坝、三峡电站,能源供应充足(2分)。因而,武汉(乙地)工业区位条件优越。
本题解析:首先确定该区域的位置,然后该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箭头向左。该区域的旅游名山是鄱阳湖附近的庐山。降水有类型有对流雨、锋面雨、台风雨、地形雨等,这次的属于对流雨。图中甲山脉多低谷、山口,形成这种地表特征的主要外力是流水侵蚀。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地球运动及其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