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计划中的南水北调西线与东线、中线相比,其主要优势在于
A.工程量小,建设周期短
B.取水河段水量大,可自流输水华北地区
C.工程路线短,并可利用黄河河道输水西北和华北
D.工程地点经济基础好,沿线需水量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图是“我国某省地理简图”,图示地区是我国荒漠化扩大较快的地区之一。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河流中下游地区是历史悠久的绿洲农业区,决定绿洲的规模的最主要因素是2.图中①点表示当前该省农业产值比重。为缓解当地的生态危机,拟调整该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其中合理的规划方案是

A.土壤的肥力
B.地势的高低
C.水源的多少
D.科技的发展
E.②
F.③
G.④
H.⑤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发展。
1.绿洲是指干旱地区,水源较充足的地区形成绿洲。
2.从图中可知,当前甲河流域农业产值比重中,畜牧业和林木业比重太小,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要提高畜牧业和林木业的比重。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我国下列地区中,受冬季风影响时间最长、影响强度最大的是
A.内蒙古高原
B.华北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黄土高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气候。冬季风源于西北蒙古—西伯利亚地区,故越是北方受冬季风的影响强度大。但塔里木盆地受北部山脉的阻挡,减少了冬季风对其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图8示意制鞋业在两个地区的转移。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描述制鞋业在M、N两地区之间的转移情况。(2分)
(2)分别简述制鞋业转移对M地区和N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8分)
参考答案:
(1)M地区制鞋业企业把生产企业都转移到N地区,在N地区只保留研发中心。(2分)
(2)对M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环境污染减轻,环境质量改善。(3分)对N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加重了环境污染,环境质量恶化;(3分)工业化发展,地理景观人文化增强(增加了大量的厂房、道路等景观)。(2分)
本题解析:考查产业转移及影响分析.(1)提取资料图有效地理信息即可.(2)对N地区"影响"应该利弊两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湿地是人类珍贵的自然遗产,我国近年来在东北开展了20项湿地保护示范工程,对约530万公顷的湿地进行保护。湿地、森林和海洋并称为三大生态系统。据此回答问题。
1.下列能正确反映出的湿地的重要意义是
①保护生物多样性? ②调节径流和蓄洪防旱? ③降解污染? ④防风固沙,涵养水源2.图中的我国东北湿地保护区分布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E.辽河平原、松嫩平原
F.松辽平原、辽河平原
G.松辽平原、三江平原
H.松嫩平原、三江平原
参考答案:1. A
2.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1.防风固沙为干旱地区森林的生态环境功能,湿地不具有该项生态功能。故选A项。
2.图示东北地区的湿地主要分布于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