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城市与地理环境》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六)
①南京的服务范围包括都市圈中其他城市的服务范围 ②城市等级越低,数量越多、相距越远 ③滁州比南京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 ④淮安距南京较远,等级也比镇江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在图中的城市中,南京是省会城市,等级最高。
小题2:城市等级越高,数量越少,相距越远,服务范围越大,服务种类越多。高一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包括较低一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淮安与镇江的等级高低与距南京的远近无关。
小题3:城市的服务范围包括城市和它周边的乡村,有些级别较高的城市的服务范围还包括它周边级别较低的一些城市。所以,答案D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城市部分地理要素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图中混浊天气日数最多的月份是________月,最少月份是_________月。
(2)简析产生上述特征的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b图中A、B、C为a图中甲、乙、丙三个监测站的分布位置,C图为该地区风频,则最合理的匹配是(填字母):________为甲监测站,________为乙监测站,________为丙监测站。
参考答案:(1)12;7
(2)①7月为我国夏季,雨水多,带走了悬浮颗粒;②夏季植物茂密,吸烟滞尘作用强;③冬季居民取
? 暖燃煤增加了大气悬浮颗粒;④冬季风频频南下带来沙尘:⑤冬季冷锋天气可能造成逆温,混浊物不
? 易扩散。
(3)B;C;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读“城市建设前后水资源状况示意图”,回答3~4题。
小题1:引起城市建设后径流变化的原因是(?)
A.城市气候异常,导致大气降水显著增加
B.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C.城市开挖了数条人工河道
D.城市绿化面积减少,道路与建筑用地面积增加
小题2:该变化不可能导致的后果有 (?)
A.城市河道发生洪水的频率相应减少
B.城市河道中悬浮固体和污染物含量增加
C.城市地表的蒸发、蒸腾数量相对减少
D.城市可利用水资源减少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化的影响。
小题1:城市化改变了地表状况,植被地减少,水泥沥青地面增加,则径流下滲减少,使地面径流增长。故D项正确。
小题2:图示反映城市化使地面径流增加,故城市河道发生洪水的频率增加。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中国城市化进程曲线图,回答1—2题。
1.对我国城市化进程曲线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城市人口比重总体上持续上升
B.我国城市化程度已经很高
C.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出现了短暂的逆城市化现象
D.从1995年至2000 年,我国城市人口大约增长了1200多万
2.对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近几年来,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已经超过了发达国家
B.今后我国的城市化方向是大城市的人口向西部迁移
C.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是城市化发展最主要的标志
D.建设卫星城、城市郊区化是未来城市化的主要趋势
参考答案:1.A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中的甲、乙、丙为山东省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与就业比重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山东省三次产业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是第二产业
B.乙是第一产业
C.丙是第三产业
D.甲是第三产业
小题2:关于山东省1980-2006年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与就业比重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吸纳劳动力增多
B.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变化最大
C.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变化最大
D.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从1980年到2006年山东省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和产值比重都应该降低,所以甲表示第一产业,二、三产业的比重上升,第三产业的比重应上升较快,第二产业的比重占主导,所以图中乙为第二产业,丙为第三产业。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根据上题判断,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重降低,二、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上升,所以第一产业吸纳的劳动力比重降低,A选项错误;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变化和就业比重变化最大,BC选项错误;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D选项正确;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中国区域差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