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城市与地理环境》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八)
A.阿根廷 B.印度 C.英国 D.美国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B
小题4:C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图可知,该地区总人口2500万,其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90%左右,说明城市化水平很高。正确答案选A。
小题2:由上题可以判断,该国家应属于高度城市化的国家,一般是农业不占重要地位的发达国家,符合的是英国。正确答案选C。
小题3:城市化又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正确答案选B。
小题4: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包括城市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城市住房困难,失业人口增加。正确答案选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城市化及带来的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城市郊区的主要功能有
[?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河流对城市区位的影响很大,图中四城市相对处于不利区位的是
A.A
B.B
C.C
D.D
小题2:受地形、河流等条件影响.下列城市与B城市形态最接近的是
A.上海
B.重庆
C.西安
D.兰州
小题3:若图中铁路线为京九铁路线,则与C城市区位最接近的是
A.株洲
B.武汉
C.九江
D.天津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1:B
小题1: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区位条件。
小题1:根据图示,B位于两河交汇处、C位于铁路与河流交汇处、D位于河流入海口,水源充足,水运便利,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而A位于河流上游,地势落差大,故相对处于不利区位。
小题2:图示B位于两河交汇处,重庆位于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
小题3:京九线与长江交汇于九江。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该地区城市分布密集,从自然地理区位分析,主要受??、?等因素的影响较大。(2分)
(2)从1985年到2000年,该区域城市发展的显著变化有 ?、?、?。推动该地区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是?。(4分)
(3)现阶段,我国城市化大力发展之时,发达国家部分地区却出现逆城市化现象,试分析其主要原因。(4分)
参考答案:(1)地形?气候?河流?水源(任答2点得2分)
(2)城市数量增多?城市用地规模扩大,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形成城市带(群)?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增加(任答3点得3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1分)
(3)①人们对居住环境质量要求提高,城市中心环境质量下降,而乡村和小城镇环境质量好;
②乡村地区和小城镇的各种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达到现代人们生活的要求;
③高速公路及地铁等现代交通设施出现,人们能方便快捷地往返。(任答2点得4分)
本题解析:长三角地区地形低平、气候暖湿、河流水源充足及交通便利,利于生产、人口密度大,所以聚落增大成为众多的城市。1985年至2000年城市数量增多、形成城市群带等,主要原因是区域经济发展快,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开始早,郊区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所以部分拥挤在闹市中的中高收入者到郊区居住生活。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0世纪70年代以后一些发达国家大城市由于市中心经济衰退,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参考答案:错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城市化与逆城市的概念。城市化的概念为: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而人口由市中心向郊区迁移,随之商业和制造业向外扩散,市中心衰落,这一过程和城市化的过程相反,所以称为逆城市化现象。发达国家大城市的中心区由于环境污染严重、地价上升、交通拥堵等原因,而导致逆城市化。所以本题叙述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城市与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