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10分)下图是我国东部地区某河流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AB截面河谷深邃的原因。(3分)
(2)据图分析CD截面所在的地区形成地上河的原因。(4分)
(3)EF截面所在河段的航道靠近 (E、F)岸,说明判断依据。(3分)
参考答案:(10分)
(1)位于背斜顶部(1分),受张力作用,裂隙发育(1分);河流落差大,流水侵蚀作用强(1分)。
(2)地势平坦,河道弯曲(1分),流速较缓(1分),泥沙易沉积(1分);人为加高堤坝(1分)。
(3)E岸(1分) 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河水右偏(1分),E岸受到的侵蚀作用较强(1分)【或答左(F)岸堆积】。
本题解析:
(1)图示我国的河流,AB截面河谷深邃,呈V形;由图示可看出,河谷位于背斜顶部,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容易被侵蚀,顶部裂隙发育;河流落差大,流水侵蚀作用强,形成很深的谷地。
(2)图示CD截面河流弯曲,应是地势平坦平原地形,由于流速较缓,泥沙易沉积,河床抬升;为防洪涝,人为加高堤坝,形成地上河。
(3)EF截面在河流的下游,河道宽阔,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河水右偏冲刷右岸,即E岸受到的侵蚀作用较强,左(F)岸泥沙堆积;航道靠近水深的一岸。
考点:主要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读图,回答问题。
1.该种地貌2.下列省区中可能有该种地貌的是
A.迎风坡坡度陡
B.背风坡坡度缓
C.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
D.由风力沉积作用形成
E.黑龙江
F.新疆
G.四川
H.山西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沙漠里面总是会有主导风向的,沙子在风力推动下,迎风面的沙子在风力推动下,不断的越过沙丘顶部并向下滑落,这样沙子源源不断的移动,就等于沙丘向前推移,成为移动沙丘。图中地貌为流动沙丘,迎风坡坡度缓,背风坡坡度陡,是由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
2.风积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考点:本题考查风积地貌的成因与分布。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地貌类型来判断地貌成因,进而分析分布地区。另外学生还需明确:常见的风蚀地貌有雅丹、风蚀洼地、风蚀蘑菇、风蚀谷和风蚀残丘。风积作用形成的沙丘,是沙漠地区最基本的地貌形态。沙丘的形成发展是干燥气候条件下和沙质地表的相互作用,并受地形、地面物质(沙源供应情况)和植物条件等因素影响的产物。由于这些因素在各地多变,因此产生多种类型的沙丘,主要有新月形沙丘、纵向沙垅、格状沙丘等。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一个内海长期保持一定的深度和面积,其原因是( )
A.外力作用弱
B.内力作用弱
C.内外力作用平衡
D.海平面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