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二)
2019-12-27 00:28:32
【 大 中 小】
1、单选题 下图中 a、b分别是纬线和晨昏线的一段。读下图回答题。
 小题1:若a为北极圈,a、b间区域属于夜半球,当a、b间区域继续缩小时(?) A.广州日出东北 B.沈阳寒冷干燥 C.西宁白昼渐短 D.北京枫叶正红
| 小题2:若元旦节那天a纬线刚好出现极夜现象,则其纬度约为(?) A.690S B.690N C.750S D.750N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图示a为北极圈,a、b间区域属于夜半球,说明北极地区出现极昼,而当a、b间区域继续缩小,说明北极地区的极昼范围不断扩大,故判断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直射点不断向北移。故判断为春分日到夏至日之间。北半球昼长夜短,故广州日出东北方向,A正确;BCD项都为我国的冬半年,错误。 小题2:元旦节为1月1日,较接近12月22日,故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接近于23.5°S,故极夜的范围较接近于66.5°N,故选B项。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学生需要掌握晨昏线与纬线的位置关系,结合极地地区的极昼、极夜现象的变化规律判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即可解题。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关于黄赤交角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赤道与黄道的夹角 B.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 C.黄道面与赤道面的夹角 D.回归线和赤道之间的夹角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卷分析:黄赤交角是指地球公转平面—黄道面与自转平面—黄道面之间的夹角。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黄赤交角的概念,知识性试题。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城市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海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地球自转速度。地球自转的速度分为角速度和线速度(1)角速度,除极点为0外,其它各点均为150/小时。(2)线速度,自赤道向极点逐渐减小为0。纬度越低,自转线速度越大。四地中海口纬度最低,所以自转线速度最大。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有的楼盘为了“有效”利用土地缩短了楼间距离,降低了居室的日照标准。阅读下列图表材料,回答问题。(共7分) 我国部分城市住宅的日照间距
城市
| 冬至正午太阳高度
| 日照间距
| 理论
| 实际采用
| ①
| 24°45′
| 2.02H
| 1.7H
| ②
| 40°28′
| 1.18H
| 1.2H
| ③
| 35°21′
| 1.41H
| 1.1~1.2H
| ④
| 26°36′
| 1.86H
| 1.6~1.7H
| ? 注: H为住宅楼的高度(适用于平地,且住宅呈东西走向) (1)根据表中信息判断,在满足采光要求的条件下,夏至日四个城市居住建筑日照时间最短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2分) (2)从理论上分析,为了使楼房获得较好的光照条件,在楼高相同的情况下,楼房间距北京比上海应__________(填宽或窄)些。(2分) (3)当北半球处于冬至日时,全球范围内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_。(2分) (4)甲、乙两图是在某住户客厅绘制的,正值夏至日或冬至日太阳正午时分,其中在冬至日绘制的是____________。(1分)

参考答案: (1) ②? (2) 宽? (3) 南回归线及南回归线以南地区? (4)甲
本题解析: (1)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根据四个城市的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可以判断②地纬度最低,夏至日太阳照射北半球,纬度越低,白昼时间越短,在满足采光要求的条件下,夏至日四个城市居住建筑日照时间最短的是②。 (2)北京的纬度高于上海,正午太阳高度小于上海,所以北京所产生的的地物的影子比上海长,所以楼房间距北京比上海宽。 (3)北半球处于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由于太阳直射最南边的位置就是南回归线,所以此时南回归线及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4)太阳高度角越小所产生的的地物的影子越长,面积越大,结合图片可知,冬至日绘制的是甲。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下图为“北京时间为10点时的太阳光照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22分)
 (1)此图表示的时间是?月?日前后,南半球正值?季。A地再过?小时进入午夜。 (2)此日,正午太阳高度与B地相同的纬线是?。 (3)此日,C点昼长为为 ?小时。日出地方时为?点 (4)E地所在经线为?,由D向东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其运动方向将向?(南或北)偏转。 (5)分别写出此时D、F二点的太阳高度。D?F? (6)这一天厦门直立物体正午影子朝向是?。
参考答案: (1)12月22 日,夏季, 10小时 (2)46°52′S (3)20小时。2点 (4)150°E,北。 (5)90°,0° (6)北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 (1)图中北极圈及其以北为极夜,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冬至,时间为12月22日,而南半球为夏季。根据晨昏线判断方法,图中EFC为昏线,此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为18时,而此时,A地地方时为14时(结合图得,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与A点所在经线经度差60°时间相差4小,计算法则东加西减)。故10小时后进入午夜(24时)。 (2)太阳高度角H=90°-纬度差(所求点与直射点的纬度差,同减异加)。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故赤道的H为66°34′。故另一纬度为H=90°-(X-23°26′)=66°34′,故此时,与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角相等的纬度为46°52′S。 (3)图中EFC为昏线,此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为18时,而此时,C地地方时为22时(结合图得,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与C点所在经线经度差60°时间相差4小,计算法则东加西减)。C点在昏线上,故C点日落为22时,根据昼长公式,C点昼长为20小时,日出时间为2点。 (4)图中,E点在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上,地方时为12时,而此图为北京时间(120°E地方时)为10点时的太阳光照示意图,相差2小时,经度差为30°,根据计算原则“东加西减”,E点的经度为150°E。地转偏向力规律:南左北右,赤道不偏,故D向东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其运动方向将向北偏转,如图:(黑箭头为原始方向,红箭头为受地转偏向力的方向)
 (5)D点在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上,地方时为12时,而且D在南回归线上,故此时D点的太阳高度角为90°,F点在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 (6)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是影子朝北,故这一天厦门直立物体正午影子朝向北。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