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丁克”(DINKS)家庭,也称为自愿不生育家庭,是“Double? Income,No? Kids”缩写的音译,其含义为“双份收入,不要孩子”。回答下列各题。1.丁克家庭反映的地域文化特征是2.丁克家庭的出现对人口数量的影响是
A.欧美文化
B.中亚文化
C.中国文化
D.南亚文化
E.出生率上升
F.出生率下降
G.自然增长率上升
H.总人口数增加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1)丁克家庭指两份收入没有孩子的家庭,起源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在欧美发达国家的现代年轻的夫妇中比较盛行。(2)丁克家庭的出现对人口数量的影响:“双份收入,不要孩子”会导致出生率下降。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联合国统计的“中国人口增长率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题。
1.读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2.人口的变化会对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劳动人口增长与人口增长呈正相关
B.我国人口数量的最高峰与劳动力数量的最高峰出现的年份大致相同
C.在2020年前后我国劳动力人口数量达到最高峰
D.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增长率的变化主要受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
E.现阶段,我国劳动人口增长率的下降已经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F.从长期来看,劳动人口增长率的下降将会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后劲
G.我国在现阶段就应该取消计划生育政策以提高劳动人口增长率
H.目前,由于人口增长率的持续下降,我国劳动力已经实现充分就业
参考答案:1. B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人口数量的最高峰与劳动力数量的最高峰都应该是出现在各自的增长率为0的对应的时间点,结合图中的信息可知我国的人口数量的最高峰应该出现在2040年前后,而我国的劳动力数量的最高峰是出现在2011年到2015年前后,二者出现的时间差异明显,具有明显的不同步性。故选项B的说法是错误的。
从图示可知,人口增长和劳动力人口增长大致呈正相关的趋势,人口增长最高峰出现在上个世纪60年代,但劳动力人口增长最高峰出现在90年代。因此不是同步。C D说法都是正确的。故选择B。
2.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我国的劳动力人口增长是呈下降趋势,但由于长期以来的积累效应,我国的劳动力过剩的现象还比较明显,在短期内劳动人口增长率的下降不仅没有成为制约经济的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是正好有些相反。但从长期来看,它完全有可能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就目前来看我国还是应该维持低水平的生育状况,不能取消计划生育政策
考点: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点评:本组题主要考查考查对人口增长及人口问题的成因的分析与理解,考查考生对图表信息的获取能力。考生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把图中的人口增长的最高峰与劳动力人口增长的最高峰分别当成人口数量与劳动力数量最高峰出现的时间,造成选择错误。试题设计有一定的隐蔽性,属于中档偏难的题目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2010年过年后,沿海省份呈现了比往年更为紧张的用工短缺现象,很多企业主亲自开着豪车抢工人;珠江三角洲地区尤其紧张,广东省估计短缺200万完成下列各题:1.下列对用工短缺原因的判断,错误的是2.沿海地区用工短缺现象,会刺激
A.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停业多,欠薪现象多
B.世界经济回升,沿海地区外向型企业加工定单增多
C.近几年,中、西部经济发展较快,呈现农村残剩生产力就近就业的现象
D.沿海地区的生活成本提高速率快于工资的提高
E.我国财产的升级
F.沿海劳动密集型企业向中、西部迁移
G.我国的都会化发展
H.我国人口接续由内地向沿海地区迁移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影响人口流动的因素。20世纪年代末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快速推进,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形成了一种特殊大人口流动——“民工流”。出现用工荒原因可能是沿海地区用工需求量增加,中西部经济发展,产业转移,就近就业导致民工减少。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2.本题考查产业转移。东南沿海地区用工困难,导致劳动力成本提高,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的利润减少,劳动力密集型企业需要寻找劳动力成本更低中、西部。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图3为我国某城市分布图。读图完成问题。
1.图例甲、乙、丙分别表示的城市功能区最有可能的是2.图中数码处布局工厂或长途汽车站,比较合理的是
A.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B.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
C.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D.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
E.①处电子装配厂
F.②处化工厂
G.③处钢铁厂
H.④处途汽车站
参考答案:1. D
2.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
1.甲区占地面积最广,是住宅区;乙区位于城郊,沿河流、铁路、高速公路分布,是工业区;丙区位于城市中心,占地面积小,是商业区。
2.解答该题逐项分析如下: 选项具体分析:A项 ①处靠近高教区,交通便捷,适合布局技术导向型工业,电子装配厂属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B项 ②处位于住宅区,化工厂污染大气、污染水 C项 ③处位于城市夏季盛行风的上风向,钢铁厂污染大气 D项 ④处位于通住市中心的城市干道与高速公路交会处附近,适合建长途汽车站。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数据显示,离开户口登记地在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 139万人,比2000年增11700万人;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上升。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所给材料反映出的现象是2.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3.该现象会
A.我国人口流动规模扩大
B.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口数量减少
C.我国人口空间分布趋于均匀
D.我国沿海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
E.中、西部发展政策的吸引
F.人们的生育观念改变
G.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H.人均耕地减少
I.提高我国环境人口容量
G.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
加重我国劳动力负担
增加我国粮食需求量
参考答案:1. A
2. C
3.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增长。
1.B项在材料中未体现;C项错误,我国人口分布东西差异较大;D项,材料中反映为迁移增长,并没有涉及自然增长率。
2.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导致人口迁移的根本原因。
3.我国的人口迁移主要是从中、西部落后的农村地区迁往东部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因此B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