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四)
2019-12-27 00:38:01
【 大 中 小】
1、综合题 (2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美部分地区七月等温线(单位:℃)图。
 图1 材料二?上图中N地与欧洲同纬度某地气候资料(表一)。
 材料三?美国人口密度图。
 图2 (1)图1中等温线M的值为?℃,请说出判断理由。(6分) (2)与同纬度欧洲某地比较,N地气候具有明显的?(海洋、大陆)性,请用材料二加以说明,并分析其成因。(12分) (3)试简述图1中R河对该国发展经济的有利影响。(6分) (4)根据材料三,简述美国人口分布特点。(4分)
参考答案: (1)20(2分)?M等值线为20℃~24℃等值线之间的闭合等温线(2分);M等值线内为河流源地,海拔高,气温低(2分)。 (2)大陆(2分),N地冬季气温低,夏季气温高(或N地气温年较差大)(2分),N地年降水量少,季节分配不均匀(2分)。成因:N地位于中部大平原,冬季受北冰洋寒冷气流影响气温低(2分),夏季受墨西哥湾(大西洋)暖湿气流影响气温高(2分),西部高大山脉(或科迪勒拉山系)阻挡太平洋的暖湿气流(西风),受海洋影响小(2分)。 (3)为工、农业生产提供了灌溉水源(2分),稠密的河网并与湖海相通,形成了发达的内河航运网,航运价值高(2分),支流流经山地,落差大(或支流水能丰富),有利于发展水电(2分)。? (4)东北部、西部和南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内陆人口稀少(2分);平原人口稠密,高原山地人口稀少(2分)。
本题解析: (1)M位于河流源头处,地势较高,气温较低;M等值线为20℃~24℃等值线之间的闭合等温线,根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等值线判读原则,M的值应为较小的20℃。 (2)海洋性与大陆性气候的特征差异主要从气温年变化、年降水量、降水季节分配等方面比较。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与同纬度欧洲某地比较,N地冬季气温低,夏季气温高,气温年较差大;N地年降水量少,且季节分配不均匀。气候的成因分析,应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方面展开。N地位于南北贯通的中部大平原,冬季北冰洋寒冷气流长驱南下,受其影响气温低,夏季受墨西哥湾(大西洋)暖湿气流影响气温高;西部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阻挡太平洋的暖湿西风,受海洋影响小。 (3)河流对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主要包括:水源(为工、农业生产提供了灌溉水源分)、水运、水能、水产旅游等。图中密西西比河干支流联海通湖,流域面积广大,不仅可以为工、农业生产提供灌溉水源,还可以形成发达的内河航运网,航运价值很高。支流(尤其是西侧支流)流经山地,落差大,水能丰富,有利于发展水电。 (4)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美国人口分布不均,东北部、西部和南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内陆人口稀少。结合地形分布可知,平原人口稠密,高原山地人口稀少。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世界某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上图所示区域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景观以热带草原为主 B.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 C.甲、乙两国均大量出口棉花 D.乙国耕地资源较甲国丰富
| 小题2:关于乙国境内的河段描述正确的是 A.流量大 B.多“V”型谷 C.流速平缓 D.有凌汛现象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析、先空间定位。根据回归线和20°经线,结合轮廓特征判读甲为利比亚、乙为埃及,图示区域地形为高原为主。本区受副高和东北信风向影响,气候为热带沙漠气候,埃及出口棉花,地处尼罗河中下游和尼罗河三角洲,故耕地面积大于利比亚。 小题2:河流特征:尼罗河下游,水流量不大,河流在高山峡谷中多“V”型谷。因为地处河流下游,多“U”形谷该区为热带区域,河流不结冰。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南极洲图。
 小题1:图中a、b、c、d四个科学考察站中,离上海最近的是 A.a B.b C.c D.d
|
小题2:在南极冰盖最高点DOME-A进行天文观测的优势有
①可连续观测时间长
②大气稀薄、干燥、洁净
③海拔高,离太阳近
④风速小,大气湍动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图。
小题1:利用南极上空,自转方向呈顺时针,判断a最靠近120°E。故距离上海最近。
小题2:南极进行天文观测,有多个特殊优势,如位置、大气洁净度等。但海拔高度就日地距离而言,可忽略不计;故选B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是某国142°E经线附近气温、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受太阳辐射的影响,7月气温自北向南递减
B.受大气环流的影响,甲地降水量季节变化比乙地小
C.甲地受季风的影响,甲地年降水量比乙地多
D.受纬度因素的影响,气温年较差自北向南逐渐减小
小题2:该国
A.煤铁等资源短缺,能源需要大量进口
B.雨热同期,农业以水稻种植业为主
C.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
D.珊瑚礁世界闻名,利于发展旅游业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该国1月气温高于7月气温,该国位于南半球,自北向南纬度增大,冬季太阳高度逐渐减小,太阳辐射逐渐减弱,所以7月气温自北向南递减,故答案A正确,甲地位于15°S,赤道低气压带和东南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乙地位于25°S,中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年降水量很少,所以甲地降水量季节变化比乙地大,答案B、C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国气温年较差自北向南先增大后减小,故答案D错误。
小题2:该国1月气温高于7月气温,该国位于南半球,根据经纬度可以判断该国为澳大利亚,澳大利亚煤铁等资源丰富,能源不需要大量进口,故答案A错误,该国气候类型多样,以热带气候为主,故答案B错误,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故答案C错误,澳大利亚地处热带,有广阔的热带海域,珊瑚礁世界闻名,利于发展旅游业,故答案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生活在恒河三角洲的孟加拉人的传统交通工具主要为
A.牦牛
B.船
C.骆驼
D.雪橇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恒河三角洲位于印度半岛,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气候湿润;地势平坦,河网稠密,故传统的交通工具为船。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区域的基本特征。本题还可以结合当地的主要农作物考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