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大全《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六)
2019-12-27 00:39:25
【 大 中 小】
1、单选题 下表是江苏省苏北与苏南地区第六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下表是苏北与苏南地区第六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
?
| 苏北地区
| 苏南地区
| 徐州
| 连云港
| 淮安
| 盐城
| 宿迁
| 南京
| 无锡
| 常州
| 苏州
| 市区人口 占总人口 比重(%)
| 35.59
| 23.89
| 54.86
| 22.25
| 30.49
| 89.52
| 55.59
| 71.66
| 51.11
| 男?女 性别比
| 101.20
| 102.67
| 98.91
| 101.12
| 101.80
| 107.31
| 107.79
| 104.01
| 104.10
| 人口年增 长率(%)
| -0.56
| -0.57
| -0.66
| -0.90
| -0.89
| 2.52
| 2.09
| 1.79
| 4.23
| 小题1:据表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苏南地区人口性别比高于苏北地区 B.盐城市区人口总数比连云港少 C.苏北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均为负值 D.经济越发达年增加人口数越少
| 小题2:淮安市人口年增长率远低于苏州市,其主要原因是淮安市近年来? A.经济发展比苏州市快 B.人口死亡率远比苏州市低 C.净迁出人口比苏州多 D.女性人口比重比苏州市低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据图可知苏南地区人口性别比高于苏北地区,A正确;盐城市区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数比连云港小,不代表盐城市区人口总数比连云港少,因为,我们不知道两城市总人口数,B错;苏北地区人口年增长率为负值不代表自然增长率也为负值,因为,人口增长既有自然增长,也有机械增长,C错;经济越发达年增加人口数越多,D错,故本题选A。 小题2:淮安市人口年增长率远低于苏州市,其主要原因是淮安市近年来净迁出人口比苏州多。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我国中长期粮食消费预测
项?目
| 2010年
| 2020年
| 2030年
| 人口(亿人)
| 14.42
| 15.47
| 16.00
| 粮食总消费量(亿千克)
| 6056
| 6838
| 7360
| 人均粮食需求量(千克)
| 420
| 442
| 460
| ? 材料二:1999-2003年我国耕地变化情况分析
年份
| 开发复垦增加耕地 万Km2
| 耕地合计减少量 万Km2
| 各种因素造成的耕地减少比例(%)
| 生态退耕
| 农业结构调整
| 建设占用
| 自然灾害毁损
| 1999
| 40.5
| 84.2
| 46.9
| 12.7
| 24.4
| 16.0
| 2000
| 29.1
| 125.4
| 60.9
| 21.2
| 13.0
| 4.9
| 2001
| 20.2
| 183.0
| 71.2
| 5.4
| 19.7
| 3.7
| 2002
| 26.0
| 202.7
| 70.3
| 17.2
| 9.7
| 2.8
| 2003
| 31.4
| 284.4
| 78.6
| 11.6
| 8.0
| 1.8
| ? 资料来源:《1999-2003年国土资源部土地变更调查》 (1)我国粮食中长期消费的趋势是____? ____ 、?。其主要原因是?。(5分) (2)我国开发复垦增加耕地最多的年份是?年;耕地减少最多的年份净减少量达?万平方千米。(2分) (3)1999-2003年间我国耕地数量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而因自然灾害损毁造成耕地减少的比例相对?(增加/减小)。(2分) (4)试从我国的气候、地形和水资源特点三方面分析评价我国粮食生产的条件。(6分)
参考答案:(15分) (1)粮食总消费量上升、人均消费量都上升。人口增加,粮食总消费量上升;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提高;食物结构改善,人均消费量上升 (2)1999年? 253 (3)生态退耕?减小 (4)有利:我国夏季普遍高温,并且雨热同期,有利于粮食作物生长;东部地区多为冲积平原,地势平坦;东部地区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不利:降水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大,旱涝等气候灾害频繁;我国山区多,平原和耕地比重小;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南方有余,北方不足。
本题解析: (1)我国人口增加,粮食总消费量上升;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提高;食物结构改善,人均消费量上升,所以粮食中长期消费的趋势是粮食总消费量上升、人均消费量都上升。 (2)根据图示:我国开发复垦增加耕地最多的年份是1999年;耕地减少最多的年份净减少量达253万平方千米。 (3)1999-2003年间我国耕地数量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生态退耕,而因自然灾害损毁造成耕地减少的比例相对减小。 (4)条件评价应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进行。我国粮食生产的有利条件有我国夏季普遍高温,并且雨热同期,有利于粮食作物生长;东部地区多为冲积平原,地势平坦;东部地区河网密布,水源充足。不利条件是降水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大,旱涝等气候灾害频繁;我国山区多,平原和耕地比重小;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南方有余,北方不足。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据图说明一般情况下,人口自然增长率与预期寿命之间的关系? ? ? ? ? ? ? ? ? 。(2分) (2)指出不存在上述关系的一个国家:?。(2分) (3)孟加拉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6%,如果该国的人口出生率为4.5%,计算其死亡率:?。孟加拉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型。(4分) (4)上述人口增长模式对孟加拉国的不利影响主要有哪些?(2分)
参考答案:(1)人口自然增长率越大,预期寿命将越短(或负相关)(2分) (2)肯尼亚或沙特(2分) (3)1.9%?过渡(或高低高)(4分) (4) ①人口(资源或环境)压力大;②人均资源减少;③就业困难;④生活水平下降;⑤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等。(2分)(任答1点)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增长。(1)直接读图反映,人口自然增长率越高,则预期寿命越短,二者成负相关。(2)根据图可知,人口自然增长率与预期寿命的关系大体在日本、世界与布基纳法索三者的连线上下波动,而肯尼亚或沙特却远离这条直线。(3)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计算即可。孟加拉国人口增长率高,故属于过渡型模式。(4)由于人口增长过快,故给资源、环境、就业、教育等压力加大。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A,B两个地区的人口年龄构成示意图。设A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a, B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b,回答题。
 符合B图的国家 A.匈牙利 B.新加坡 C.印度 D.美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B图反映了该类国家的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大,而老年人口比重较低,故判断应属于发展中国家,结合选择只有印度符合。 点评:本题难度低,基础性试题,读图判断两类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我国“人口总量、人均耕地、人均粮食产量”变化示意图,回答3题。
 小题1:右图中a、b、c三根折线依次表示 A.人口总量、人均耕地、人均粮食 B.人口总量、人均粮食、人均耕地 C.人均耕地、人口总量、人均粮食 D.人均粮食、人口总量、人均耕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