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六)
A.海洋渔场的形成原因 B.塔里木盆地石油的储藏量 C.极地气候下的生态环境 D.南极地区大气臭氧含量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该地出现极昼现象。C位置太阳高度最大,地方时为12:00,北京时间为16:00,该地位于120°E西方60°,所以该地经度为60°E。该地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所以该地位于北半球。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2】根据=50°,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0°N,该地经度为70°N,为北极附近的极地地区。所以考查内容为极地气候下的生态环境。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当北京时间为9月30日12时,纽约(740W)的区时是
A.9月29日23时
B.9月29日23时 04分
C.10月1日1时
D.10月1日1时04分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北京时间(东八区)为9月30日12时,纽约(740W,西五区)的区时是9月30日12时-(8+5)=9月29日23时。选择A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该图为北半球夏至时地球光照示意图,图中的圆圈1、2、3表示太阳高度等值线,其数值分别为0º、30º、60º;g点为太阳直射点,A点经度为120°E。读图回答3~4题。
【小题1】对图示地点时间的正确判读有
①正午太阳高度越大的地点昼越长
②太阳高度相同的地点,地方时相同
③C点地方时为0:00或24:00
④A、B两点同属于一个日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小题2】图中数字代表太阳高度,虚线代表回归线或极圈,则与上图表达相同信息的是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太阳高度和昼夜长度。北半球夏至日,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北极圈及其以北白昼时间最长;同一经线地方时相同,但太阳高度不一定相同;C位于夜半球中央,地方时为0:00或12:00;120°E地方时为12:00,60°W为0:00,180°E为16:00,时间处于0:00与16:00之间的为同一日期。所以AB位于同一日期。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本题考查太阳高度的分布,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点的太阳高度为23°26′,不能达到30°,所以AB错误。北极圈的正午太阳高度为46°52′,大于30°。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图示为 (夏、冬)至日光照图,这天太阳直射 (纬线)。B点当天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度,这天全球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8分)
(2)A点在B点的 方向,A点夜长 小时。图中晨昏线是 (晨、昏)线。(6分)
(3)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 附近(近日点或远日点),上海昼比夜 。(4分)
参考答案:
(1)夏至日 北回归线 90 自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2)正南 16 晨
(3)远日点 长
本题解析:
(1)由于地球在公转时,黄赤交角和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据图可知:图示时期为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即夏至日时,北半球各地距离太阳直射点近,所以太阳高度角大,B点位于北回归线上,当天的正午太阳高度是90度,此日全球太阳高度自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2)在经纬网地图上,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据图可知:A、B两点都位于同一条经线上,所以A点在B点的正南方,A点位于南半球,此时昼短夜长,据图可知:图示半球北经线等分为6个等分,则每个等分2小时,A点的夜长占4等分×2=8小时×2=16小时;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知:图中昼夜分界线是从夜半球逐渐过渡为昼半球,为晨线。
(3)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自西向东运动,每年1月初在近日点附近,7月初在远日点附近。此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接近7月初,所以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远日点附近,上海昼长夜短。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为某区域的海上航线示意图。在一艘驶往大西洋的轮船上,船员在图①处看到了海上日出景观,此时为世界时(中时区区时)4时。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下列四幅图中,与①处当日日出时刻相符的是( )
【小题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处该船逆水航行
B.②处风平浪静
C.③地河流正值丰水期
D.④地森林密布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由题干可知,此时中时区为4点,则东经45°为7点,此时船员看到海上日出,说明此时南半球昼短夜长,为南半球冬半年。
【小题2】图中①处附近为马达加斯加暖流,从低纬流向高纬,船为顺水航行;②处位于南半球的西风带,此时受盛行西风的影响,风高浪急;由“图①处看到了海上日出景观,此时为世界时(中时区区时)4时”可以推算出①地日出时刻为地方时7时,进而得出①地昼短夜长,即推得此时应是南半球的冬季;同时,根据图中信息可知③处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河流为丰水期;④处位于南回归线附近,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再加上本格拉寒流的影响,为热带沙漠气候,典型植被景观是荒漠,故不符合题意。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区域地理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