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读甲、乙两区域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简述甲区域东南部夏季滑坡、泥石流多发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区域的城镇分布有明显特征。请你归纳出三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区域环境人口容量不同,主要取决于两区域资源的差异。为了证明两区域耕地、淡水资源存在着差异,你应重点阅读图中哪几个方面的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区域北部河流比南部河流的水能丰富,而世界著名的水电站b却建在南部,说明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地表岩石破碎;山高坡陡(地势起伏大);降水集中,多暴雨;气温高,多冰雪融水。
(2)主要分布在东部;沿交通线分布;沿谷地(沿河流)分布。
(3)地形(山地、高原、平原的比重);地势(海拔高度);河流密度(不同河段的径流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答出4个方面即可)
(4)北部人烟稀少,远离消费市场;南部水电站靠近大城市、工业区(或靠近能源消费地。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下图是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地在丙地的_________方。
(2)丙地在北京时间18:00日落,当地的昼长是14小时,丙地的经度为_________。
(3)当我国最西端正值黎明的时候,图中乙地
[? ]
? A、一定正午
? B、可能正午
? C、一定下午
? D、可能黑夜
(4)据国家防汛防旱总指挥部统计显示,图示中的我国地区春初易发生汛情而春末易发生旱情,试分析
? 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西南
(2)东经135度(135°E)
(3)B
(4)初春冬季积雪化,河水上涨;春末气温升高,蒸发量大。雨季尚未来到。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挪威、瑞典和芬兰三国森林覆盖率高,资源环境独特,经济发展水平高。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挪威、瑞典和芬兰地理位置及重要矿产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芬兰人口530万,面积33.8万平方千米,其中内陆水域面积占10%,拥有大约18.8万个湖泊。芬兰1921年起实行义务教育,此后又推行高等教育大众化。传统经济以森林为基础的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20世纪70年代开始对传统产业进行调整和改革。政府重视科技投入,鼓励企业与大学或研究院合作,将科研成果产业化。政府还要求企业按照国际标准进行规范化运作,并鼓励本国的企业走出击,或者使企业股本结构国际化,使得一大批企业走向了国际市场。随着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芬兰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被国际有关组织评为世界“技术最发达国家”、“最具竞争力国家”。
?
(1)芬兰、挪威和瑞典有一些相同资源,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资源密集型工业部门有_______、_______等。
(2)芬兰、挪威和瑞典三国中,经历极昼极夜时间最长的是______。芬兰境内湖泊众多,其湖泊形成大多与___________作用有关。
(3)芬兰、挪威和瑞典三国种植业产值都较低,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_______。挪威航海业发达,其发展航海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吕勒奥是瑞典著名的钢铁工业中心,试分析其形成的区位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简要分析芬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木材加工(森林工业);造纸业电力工业
(2)挪威;冰川
(3)热量;海岸线漫长,多峡湾;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大部分沿海不结冰。
(4)离铁矿产地近;有充足的能源供应(水电);河流流经,水源充足;临海,海运条件优越,便于产品输出;欧洲经济发达,消费市场广阔。
(5)重视发展教育,人口素质高;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建立科技创新体系(加大科技投入,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实施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等高科技产业;国家实施高度开放的经济政策,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大力开拓国际市场)。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大豆是喜温作物。大豆最适生长温度为日平均气温20°一25℃。大豆的各个生长阶段的耗水量差异很大。播种到出苗时期,耗水量大约占总耗水量的5%。出苗到开花,耗水量约占总耗水量的30%,开花至鼓粒阶段,需水最多,约占总耗水量的45%,是大豆需水的关健时期,大豆鼓粒至完熟,耗水量大约占总耗水量的20%。
材料二:图为美国大豆产区分布和生长周期图

材料三:
? 豆粕是用大豆榨取豆油后留下的残渣,主要用来作饲料使用,也可以作为原料制成生物柴油。豆粕生产大国通常也是大豆的重要产区。
材料四:
? 东北曾是世界著名的商品大豆产区,是我国主要食用油的来源。自加入WTO后,2001年江苏某榨油厂即进口美国大豆1396万吨,约相当于我国一年的大豆产量,同年东北大豆却有七成积压在农村。
材料五:
下表为“东北和美国进口大豆的产销成本调查表”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客观评价美国大豆主产区大豆生长的气
? 候条件。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生物柴油、甘蔗酒精等生物能源的优点。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01年江苏某榨油厂“舍近求远”从美国进口大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高中生研究性学习小组计划将“东北大豆的出路”研究性学习成果呈报给政府供决策参考。如果
? 你是小组成员,你会提出哪些建议?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有利条件: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种植期和开花期主要在夏季,此时热量充足,降水较多,有利于
? 大豆生长。不利条件:大豆生长期间的旱涝灾害,收割期间的寒潮、霜冻灾害,会导致大豆减产。
(2)可再生、清洁无污染。
(3)东北大豆出油率低,价格高(生产成本高、运输成本高),加工成本高。
(4)建立高油大豆生产基地,实行专业化规模生产;加大科技投入,改良品种,发展面向市场的产品;
? 机械化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生态农业;发展大豆产品的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任意
? 答对3点以上)。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关于中亚的经济,说法正确的是?
[?]
A .种植业为主,盛产小麦
B .盛产棉花、黄麻,纺织业发达
C .草地森林广阔,畜牧业发达?
D .矿产丰富,采矿业占重要地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