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地理试题《工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二)
2019-12-27 00:45:44
【 大 中 小】
1、单选题 各工业区位因素对不同工业的区位选择影响程度不同。下列四种工业区住选择模式图中,圆圈大小表示各区位因素对相应工业区位选择影响程度的强弱。回答 15~16题。
 小题1:下列工厂区位选择模式与图示相符的是(?) A.①生物制药厂②食品罐头厂 ③电脑装配厂 ④玻璃厂 B.①彩印厂 ②造船厂 ③纺织厂 ④皮革厂 C.①水泥厂 ②造纸厂 ③家具厂 ④烤烟厂 D.①啤酒厂 ②炼铝厂 ③巢丝厂 ④制糖厂
| 小题2:德国鲁尔工业区形成初期的区位选择符合模式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1: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工业区位。 小题1:根据图示判断①表示市场指向型工业;②表示能源指向型工业;③表示劳动力指向型工业;④表示原料指向型工业,故D模式符合。 小题2:德国鲁尔区工业初期的发展以煤炭为基础,属于动力指向型工业。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工业地域形成的有利条件是:( ) A.生产分工越来越模糊了 B.生产部门越来简单 C.生产工艺日益专业化和自动化 D.各生产部门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广泛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工业地域。生产部门众多,工序复杂,相关产业众多,生产部门之间联系紧密,则有利于众多相关工业部门的集聚,而形成工业地域,故选D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工业地域分布图,分析回答问题。
 影响甲乙两地工业形成的因素中,最主要的共同点是(?) A.沿海地区,交通发达 B.广阔市场,科技发达 C.煤炭产地,能源丰富 D.铁矿产地,原料丰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主要的工业区。A项甲表示德国鲁尔区位于内陆;错误;B项乙图表示我国辽中南地区,并没有科技优势;错误;D项鲁尔区没有丰富的铁矿;错误。故选C项。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21分)读下列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巴西地理简图。
 材料二:巴西利亚城土地利用类型和水质的变化趋势(右上图)。水质污染综合指数高,表示污染严重。? (1)简述该国东南部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12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巴西利亚水质变化的总体趋势及其原因。(9分)
参考答案: (1)(12分)铁、锰等矿产资源丰富;农产品种类多、数量大;水能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交通便利;市场广阔。(任意答4点,得12分) (2)(9分)水质好转,工业用地减少,绿地面积增加。
本题解析: (1)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主要从土地、水源、原料、燃料(动力)、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政策等方面分析。 (2)水质污染综合指数高,表示污染严重。 从总体趋势看,水质污染综合指数是呈下降趋势,说明水质好转。原因可以从水质受污染的原因以及改善水质的措施两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中M1、M2分别为两种不同原料的产地,N为市场。完成下列问题。
? 小题1:某企业布局在甲地,该企业可能是 A.炼铝厂 B.水果罐头厂 C.高档服装厂 D.瓶装饮料厂
|
小题2:某企业生产必需的两种原料分别来源于M1、M2,N是该企业的唯一市场,以M1、M2为圆心的同心圆分别代表生产单位产品所需两种原料的等运费线,以N为圆心的同心圆代表单位产品的等运费线,如果仅考虑运费因素,下列四个地点建厂最合适的是
A.乙
B.丙
C.丁
D.戊
小题3:该企业经过技术革新后,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来源于M2地的原料的重量下降到原来的1/3。该企业在考虑建立新的工厂时,对其厂址选择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市场
B.技术
C.来源于M1地的原料
D.来源于M2的原料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甲地离市场最近,布局该地企业应为市场指向型,D正确;炼铝厂为动力指向型,A错;水果罐头厂为原料指向型,B错;高档服装厂为技术指向型,C错。
小题2:该题为计算题,将以四地所处M1、M2、N为中心的等值线的值相加的值,那个最小,即为运费最低,最合适建厂;例如丙地,M1原料运费为2.5,M2原料运费为4.5,产品运往市场N运费为5左右,总运费为12,B正确。
小题3:据题干可知,M2原料运费等值线的值将会减小到原本的三分之一,则M1原料与M2原料的运费等值线等值距均为1,而产品的运费等值距为2,即产品运费成本较高,则选择厂址更多的要考虑市场;A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