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题《区域地理》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二)
A.促进产业升级 B.导致产业结构单一 C.失业人口增加 D.促进矿产资源开发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右图,完成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中的经纬度、沙漠、季节性河流等相关信息可以判定图示区域为我国塔里木盆地的南部一带,图示区域城镇都分布在山麓地区,这里虽然降水稀少,但高山上的冰雪融水为其生存提供了水源。故水资源的分布及数量不仅影响了城镇的分布,还直接影响了城镇的规模大小。故选B
小题2:从图中的古城遗址与当代城镇相比,出现了现代城镇明显向河流的上游迁移的特点。原因可能与人口数量的增多,工农业、生活用水量的增大,上游过度用水,下游因断流而无水可用,人们不得不向河流上游迁移。故选A
小题3:在这干旱地区的城镇本身面临自然缺水状态下的风沙的严重威胁,再加上不合理的人类经济活动更进一步加剧了土地荒漠化的速度。这里降水和自然植被稀少,不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森林破坏的问题,故选D
点评:本组题需要考生在区域定位清楚的基础上,掌握西北内陆地区的最基本的自然地理特征―――干旱,从环境的整体性出发去理解自然环境特征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试题属于中档性的题目。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如果每个气候资源类型以3个数字表示,且数字从左至右分别表示水分资源、热量资源、光照资源的质量等级。读我国气候资源类型分布表,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X地最有可能是?
A.柴达木盆地
B.成都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长江中下游平原
小题2:Y类型代号应为?
A.143
B.441
C.433
D.212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读表格,分析数字所代表的含义,数字从左至右分别表示水分资源、热量资源、光照资源的质量等级。由此可以判断,X地水分资源与西北地区相同,说明是干旱区。热量资源与华北地区相同,说明在暖温带。光照资源与青藏地区、西北地区相同,说明光照资源丰富。所以是塔里木盆地,C对。柴达木盆地热量不足,与青藏地区相同,A错。成都平原是湿润区,与南方地区相同,B错。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湿润区,D错。
小题2:四川盆地位于我国西南地区,降水多,水分资源对应4。属于亚热带地区,热量资源对应4。盆地地形闭塞,盆地中云雾天气多,太阳辐射与同纬度 地区相比最弱,光照资源对应1。所以B对。A、C、D错。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交通运输与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