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地理试卷《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二)
2019-12-27 00:54:47
【 大 中 小】
1、单选题 图为我国某地形区典型地段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该地形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A.塔里木河下游地区 B.长江中游地区 C.云贵高原 D.东北平原
| 小题2:造成该地形区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外力及其地质作用分别为 A.流水、内力作用 B.流水、外力作用 C.风力、内力作用 D.风力、外力作用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形分布特征。 小题1:河床泥沙淤积严重,形成“地上悬河”,而长江中游地区部分河段“九曲回肠”,排水不畅最容易形成此剖面。 小题2:从图上分析该地区地势低平,河湖纵横,河网密布,且河床泥沙淤积严重即可确定外力作用的形式是流水沉积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 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它使地表形态变得高低起伏。 [? ]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12分)下图所示为我国某区域及周边地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判断伊宁与吐鲁番两地年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2分) (2)说出M、N两处地貌主要类型及其形成的外力作用。(4分) (3)图中所示河流最主要的补给形式及其补给季节是什么?(2分) (4)图中北部山地南、北坡雪线高低的差异以及原因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 (1)吐鲁番年降水量比伊宁少,气温年较差比伊宁大。 原因:伊宁处于向西敞开的山地河谷中,(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带来暖湿气流受地形抬升, 多地形雨;吐鲁番位深居内陆盆地,降水稀少。两地纬度较高,冬季均较寒冷;伊宁海拔较高,夏季气温较低;而吐鲁番地势低洼,地形封闭(不易散热),夏季炎热。 (2)M处为冲积扇(洪积扇),处于山前地带,由流水堆积作用形成。N处为沙丘(沙垄),处于干旱荒漠地带,受风力堆积作用形成。 (3)高山永久积雪与冰川融水补给(高山冰雪融水补给)(1分);夏季(1分) (4)北坡雪线低于南坡(2分)原因:北坡为山地迎风坡,降水(雪)量大(1分);北坡为阴坡,气温较低(1分)(若从南坡角度回答,也可得分)
本题解析: (1)由图可知,伊宁位于向西的山谷中,此地又受西风带的影响,所以多地形雨;吐鲁番位于内陆盆地,降水较少; (2)M处为冲积扇,位于出山口的位置。流速变缓后由于泥沙的沉积形成;N处为沙丘,为风力沉积形成; (3)本区域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降水较少,多高大山地,所以本地的河流补给形式为高山冰雪融水; (4)山地的北坡为迎风坡,盛行西风把大西洋的水汽携带过来,所以北坡雪线较低。 考点:影响降水的因素;外力作用;河流的补给方式;雪线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雪线的高低影响因素主要有纬度,坡向(迎风坡或背风坡、阴坡阳坡等)坡度大小等。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图所示意的地质构造和地貌景观,回答问题。
 【小题1】主要由于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
【小题2】图②是 ( )
A.冰川侵蚀地貌
B.风力堆积地貌
C.风力侵蚀地貌
D.海浪侵蚀地貌
【小题3】图③地貌形成于 ( )
A.河流出山口
B.河流入海口
C.河流中游
D.河流上游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
【小题1】①表示褶皱,为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质构造;②表示风蚀蘑菇,为风力
侵蚀而形成的地貌;③表示河口三角洲,为流水沉积形成的地貌;④表示断层,
为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质构造。故选D项。
【小题2】图②表示风蚀蘑菇,为风力侵蚀地貌。
【小题3】图③表示河口三角洲。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该图是“三大类岩石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小题1】图中数码①~⑥所代表的内容依次是
A.①喷出岩②岩浆③侵入岩④变质岩⑤岩浆岩⑥沉积岩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