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雄伟壮观的长江三峡其成因与下列哪个地貌的成因相似( )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长江三峡的主要成因为地壳上升,江水侵蚀,阿尔卑斯山是由非洲构造板块向北移动,与欧亚构造板块碰撞而成,故A错误;撒哈拉沙漠是由于副热带高压控制下高温少雨、埃塞俄比亚高原阻挡水汽、加那利寒流降温减湿等气候因素形成的,故B错误;尼亚加拉大瀑布是由地壳上升,流水侵蚀形成的,故C正确;冲积扇是由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的,故D错误。
考点: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约34033/N,1140 49/E附近)不同时期城市位置变迁图,根据以上材料和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图示时期,该地地貌变化的自然原因是
A.流水沉积
B.流水侵蚀
C.风力沉积
D.风力侵蚀
【小题2】图示区域城市搬迁原因及选址区位说法正确的是
A.风沙掩埋背风坡
B.风沙掩埋迎风坡
C.水灾高地
D.水灾远离河流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中经纬度及等高线判断,该区域位于我国东部平原地区,有河流分布,外力作用以流水作用为主,风力作用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从图中等高线变化可知,该地海拔上升,为流水堆积作用,故选A项;如果是流水侵蚀作用,海拔应降低。
【小题2】根据上题分析,排除A、B项;从图中城市搬迁方向可知从海拔低的地方搬迁到海拔高的地方,因城市位于河流谷地,易出现水灾,故搬到高地,所以选C项。
考点:读图分析能力;某区域地貌景观变化的自然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图中虚线是某岛屿火山喷发后火山灰厚度等值线,a<b<c。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该火山喷发时最有可能的季节是( )
A.春季
B.冬季
C.秋季
D.夏季
【小题2】下列关于该岛屿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终年温和多雨 ②适宜生产柑橘、葡萄
③植被具有耐旱特征 ④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小
A.②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火山灰厚度等值线西南密集、东北稀疏,说明火山喷发后火山灰向东北方向飘,说明此时该地吹西南风。图示地区位于38°N附近,每年冬季,气压带风带南移,该地受西风带控制,吹西南风。
【小题2】根据该岛屿经纬度可知,该岛位于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光照强、昼夜温差大,适宜种植柑橘、葡萄,植被多具有耐寒特征。该地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因此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大。
考点: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地中海气候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下列地貌景观图,回答题。
① ② ③ ④
【小题1】上图所列景观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关于上述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主要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
B.②在板块交界处比较少见
C.③主要分布在我国低海拔的平原区
D.④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的地貌景观判断,①表示风蚀蘑菇,属于风力侵蚀作用而形成的地貌,属于外力作用的结果;②表示火山喷发,属于内力作用的结果;③表示河流峡谷,属于外力侵蚀作用的结果;④表示喀斯特地面的溶洞景观,属于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属于外力作用的结果。
【小题2】结合上题分析,①是由于风力侵蚀的结果,A项错误;②多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B项错误;③多位于山区,地势较高,C项错误;④表示喀斯特地貌,典型分布于我国西南云贵高原地区,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地质作用及对地貌形态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属于基础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能结合图示判断地貌景观,结合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差异分析和主要的分布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区域地理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