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图为“某内陆地区地形和夏至日气温分布图”,图中x、y、z为纬线,x和z纬度相差2°。读图,回答1~3题。
1.a、b两条等温线气温相差约2.图中该地区位于3.圣诞节时,昼长最大的是
A.3℃
B.6℃
C.5℃
D.10℃
E.北半球
F.南半球
G.低纬度
H.中纬度
I.甲
G.乙
丙
丁
参考答案:1. A
2. A
3.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区域综合分析。
1.根据两条等温线之间的地势高差大约500M,故计算两地温差约3°C。
2.根据图示等高线的弯曲判断,该处为山谷,甲乙所在一侧为朝南坡,结合等温线的分布,同一海拔高度,甲乙所在山坡较丙丁所在山坡温度高,故判断为北半球(朝南山坡为向阳坡,温度较高)。
3.圣诞节时,由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故全球昼长分布规律:越往南昼越长;越往北昼越短;故受纬度影响,丙、丁的昼长较长,同时,受地势高度的影响(根据站的高,看得远的原理),地势高,昼略长;故选C项。
本题难度:困难
2、综合题 2010年12月5日17时,上海中心气象台发布了寒潮蓝色预警信号,预计6日前后上海有明显的天气变化。读下列图(a)、图(b)、图(c),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图(a)为“2010年12月6日11时海平面气压场预报图”,根据分布状况判断图中A气压中心的性质?和名称??,B气压中心的性质?和名称?。(4分)
(2)图(a)中上海附近出现的天气系统名称是?,并说明其对应图(b)中①②③④四种天气系统中的第?幅图。(2分)
(3)图(c)为2010年12月5日20时至12月6日20时上海地区的气温和气压变化统计图,图中C、D两条曲线中,代表气温曲线的是?,代表气压曲线的是?,用已学过的知识解释图中天气系统过境前后气温和气压曲线的变化状况。?、?、(6分)
参考答案:(1)A 高气压中心,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亚洲高压)
B:低气压中心,阿留申低压?(4分)
(2)冷锋?①?(2分)
(3)D? C?冷锋过境前,上海处在暖气团控制下,气温较高,气压较低
冷锋过境后,在冷气团的控制下,天气较好,气温下降,气压上升
本题解析:(1)图示A气压中心中心气压值高于四周,故判断为高压中心,亚欧大陆上的高压中心即亚洲高压。图示B气压中心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故判断为低压中心,位于北太平洋的低压中心为阿留申低压。(2)直接根据图示的锋面符号判断为冷锋影响。图b中①图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进攻,故判断为冷锋;②图中冷气团被迫后退,故判断为暖锋;③图垂直方向上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水平方向上气流辐合,故判断为低压中心;④图垂直方向上盛行下沉气流,近地面水平方向上气流辐散,故判断为高压中心。(3)冬季影响我国南方的天气系统主要为冷锋,故气温不断下降,故判断为D曲线,而气压呈上升趋势,故C曲线为气压。冷锋过境前当地受暖气团控制,故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冷锋过境时出现阴天、刮风、降温、降雨天气;冷锋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则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试题,能从图示内容提取有效信息是解题的关键,并掌握冷锋
暖锋图示的区别和冷锋影响的天气变化过程等基础知识,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下图,昼夜温差最大的可能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甲地是高气压晴朗天气,昼夜温差大,乙地、丙地是低压、低压槽,阴雨天气,昼夜温差小,丁地是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昼夜温差小,故B、C、D三项错。选A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及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图。读图回答问题。
1.此时图中四个城镇晴天概率最大的是2.图中有A、B、C、D四个聚落,最容易发展成为城市的是
A.乙
B.甲
C.丙
D.丁
E.A
F.B
G.C
H.D
参考答案:1. B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
1.根据等压线判断,图示天气系统为低压槽,槽线附近形成冷锋。甲城位于锋前,且离锋线较远,晴天概率最大。
2. 图示B位于两河交汇的平原地区,地理位置最为优越,故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表示我国某地季节性积雪融化完毕日期等值线及水系分布。读图回答小题。

小题1:等值线在③处明显向北弯曲,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地形
C.海陆位置
D.洋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