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我国三大自然区与其最突出的区域特征组合正确的是(?)
A.东部季风区—--高温多雨
B.青藏高寒区—--“高”和“寒”
C.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寒冷干燥
D.青藏高寒区—--冰川纵横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由于不同区域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加上地形等自然要素的影响,形成了各个区域在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的差异。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对各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具有深刻的影响,使得各个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东部季风区突出特征是冬冷夏热,雨热同期;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突出特征是干旱;青藏高寒区的突出特征是“高”和“寒”,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阅读下列图和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5分)。

材料:B省区的伊利集团是我国一家知名的奶制品企业,集团下设多家奶牛场,并与许多 牧场建立联系,以当地鲜奶为原料,就地加工,产品远销全国各地。20世纪90年代以后,伊利集团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先后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建立了自己的生产基地。企业生产规模迅速扩大。伊利集团生产和销售模式变化如下图:

(1)20世纪90年代以后,伊利集团生产和销售模式为?(填字母)模式。
(2)伊利集团20世纪90年代以前生产布局的主要特点是?。
(3)伊利集团在许多大城市拥有生产基地,这些基地的奶源地分布一般具有?、
?的特点。
(4)伊利集团主产基地所在自然区生态环境脆弱,该自然区当前面临的重大生态环境
问题是??,其产生的人为原因主要有??、?等
(5)扼要说明西电东送、西气东输两工程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产生积极影响。
(6)A地区是我国棉花的主要产地之一,试分析生长的主要优势条件。
(7)分析C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自然原因。
(8)D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分析其粮食生产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的不利条件。
参考答案:⑴B (1分)?
⑵近原料地 (1分)?
⑶郊区、近公路(每点1分,2分)
⑷土地退化(或土地荒漠化)(1分) 过度放牧(必答)、过度农垦(植被破坏)、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选答2点,2分)
(5)缓解能源供应紧张,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大气环境状况,提高环境质量。(2分)
(6)夏季高温,热量条件较好;光照条件好;有灌溉水源。(2分)
(7)土质疏松,易受侵蚀;降水集中,多暴雨;(2分)
(8)热量不足;资金技术投入不足(2分)
本题解析:(1)根据材料内容“20世纪90年代以后,伊利集团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先后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建立了自己的生产基地”,反映了其发展模式属于B模式。(2)“以当地鲜奶为原料,就地加工,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反映了其90年代之前的生产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其生产靠近原料产地。(3)乳畜业的生产应靠近大城市,故布局于大城市的郊区,但产品需要及时运往市场,故需要便利的交通条件。(4)结合图示伊利集团主产基地位于内蒙古,属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植被的破坏和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故土地荒漠化日益扩张。(5)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对长三角的影响主要从提供能源,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促进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减少大气污染的排放等方面分析。(6)图示A位于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影响棉花种植的优势条件主要在于该地气候干旱,光照强,昼夜温差大,且沿河流,有灌溉水源等方面分析。(7)C地区位于我国黄土高原,其水土流失的主要自然条件主要从气候、地形、土壤和植被等方面分析。注意植被破坏因属于人为原因。(8)图示D地区位于我国东北平原,由于纬度高,故热量不足,且地广人稀,劳动力不足,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故资金、技术投入较少。
点评:本题考点多,综合性强,注意从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和读图分析是解题的关键,且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影响乳畜业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②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的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成因;③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对东部地区的经济和环境的影响;④影响我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和农业生产的主要条件。对于此类区域地理的常规性考点,学生应加强对重点知识的整理和归纳,学会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有关我国邻国的正确叙述是
A.朝鲜是我国的海上邻国
B.在海上邻国中,纬度最高的是日本
C.南邻越南、老挝和泰国
D.与我国接壤的有蒙古、印度、俄罗斯、韩国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朝鲜是我国的陆上邻国;在海上邻国中,纬度最高的是日本;南邻越南和老挝;与我国接壤的有蒙古、印度、俄罗斯等。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我国的陆上和海上邻国。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中①②③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是

[?]
A.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B.石油、天然气和煤炭
C.天然气、石油和水
D.煤炭、天然气和水电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阅读下列材料,据此回答1—2题。
材料一:
? “腾笼换鸟” 长三角地区目前正处在两种产业转移并行的关键阶段,一是国际间的产业,主要包括航天、生物、信息、医药等产业,向长三角区域内的沿海、沿高速公路、沿江等交通优势明显、基础产业雄厚的地区转移;而在长三角内部,相对发达的上海、浙东、苏南将部分产业向苏中、苏北转移。这样的转移,既是市场调节的结果,也是政府调控的结晶;既为接收地增加了发展动力,也为转出地产业升级腾出了空间,是苏南地区与苏北地区的双赢共振
材料二:目前苏南某市与苏北某市投资要素对比表

1、随着经济发展,原先经济发达地区开始“腾笼换鸟”,有关被“逼走”的产业所具有的特点,下列说
? 法正确的是
[? ]
A、生产规模大
B、技术含量高
C、劳动力需求量大
D、环境污染较轻
2、“腾笼换鸟”对苏北某市产生的有利影响有
? ①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市场繁荣 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环境质量提高
? ③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工业化进程 ④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
[? ]
A、①②
B、①③
C、③
D、③④
参考答案:1、C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