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图为某区域自然带分布图,波浪岩为图中城市A东南340Km处的著名旅游景点,且由花岗岩组成,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自然带①②③依次产生更替的主要因素是2.图中波浪岩的成因是3.波浪岩从形成到出露所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A.纬度差异
B.海陆位置
C.降水量
D.地形地势
E.海浪侵蚀
F.风化、流水沉积
G.冰川侵蚀
H.风化、雨水侵蚀
I.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
G.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
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
岩浆喷出—风化剥蚀—地壳抬升—侵蚀搬运
参考答案:1. C
2. D
3.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和外力作用等内容。
1.结合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判断,该地区位于澳大利亚西南部地区,自然带①②③从干旱到半干旱到半湿润湿润地区,故主要是由于降水量的差异而形成的。
2.结合材料“波浪岩为图中城市A东南340Km”,而A所在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气候较湿润,故主要的外力作用以流水作用为主,结合图示的地貌特征判断为流水的侵蚀作用为主。
3.结合材料反映该岩石属于花岗岩,即属于侵入型岩浆岩,结合其地貌特征判断其岩浆侵入后,出露地表,再经历外力的侵蚀作用而形成,故选C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地区中,植被最稀疏的地区是
A.东南亚地区
B.刚果河流域
C.埃塞俄比亚高原
D.德干高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环境保护。东南亚受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气候,森林茂密;刚果河流流域为热带雨林地区;德干高原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森林草原茂密;而埃塞俄比亚高原受高山气候影响,气候干旱,多为荒漠植被。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A、B两类植被所属的自然带分别为:A?:B?。(2分)
(2)图中由C至D植被变化体现了?地域分异规律,影响这种分异
规律形成的最主要条件是?。(2分)
(3)导致植被类型在地区分布上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受此影响,我国台湾岛和台湾海峡面积可能发生怎样的变化?(3分)
(4)与当前相比,未来(2050年)植被类型在分布上发生了哪些变化?(8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图1,完成5-6题。
5.小题1:全球雪线高度呈现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的规律,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气温
B.降水
C.蒸发
D.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