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试卷《城市与地理环境》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四)
①该城市因经济发展速度减缓而出现“民工荒” ②该城市生态环境恶化,人口迁入量减少 ③是由于京津唐、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 ④珠三角地区民工待遇相对较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城市地域功能区地租指数是指城市某功能区单位面积土地租金与该区人口日流通量的比值。读世界某城市地域功能区地租指数与布局方位雷达图,回答小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商业区是城市中单位面积地租最高的功能区,而该区域地租指数较低,只能是该区域人口流通量较多的缘故。
小题2:住宅区地租指数越高,说明该地住宅租金高或人口流通量较少,则该区域为高级住宅区。图中显示该城市西南方向住宅地租指数较高且范围较大。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读下图并回答问题。(11分)
?
(1)图1中,1950年至2000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是?、?、?。
(2)图2中的①、②两线,反映G城人口变化特点的是?线。这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G城市人口变化特点是?,其原因是存在?、?等社会经济问题。
(3)城市的迅速发展会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并对自然环境各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工业废渣中的有害物质会对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此外,城市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其他要素的不良影响还表现在:
①对生物:?;
②对降水:?;
③对气温:?;
④对地下水:?。
参考答案:
(1)城市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增加?城市数量增加(或出现城市群)?
(2)①?人口数量不断下降?环境污染(或交通拥挤)?地价上涨(或经济效益下降)
(3)①城市建筑面积扩大减少了生物多样性?
②温室气体排放多,出现“热岛”现象?
③烟尘排放量多,城市多雨雾天气(或城市多酸雨)?
④减少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或造成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污染)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化及影响。
(1)图示反映城市数量增多,城市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增加。
(2)1950年G城市已经为大城市,即人口超过50万,判断为①线,根据①线反映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说明逆城市化现象;从逆城市化的原因分析。
(3)考查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对生物:由于城市化改变了地面状况:城市水泥、沥青地面改变了植被地,从而使生物栖息地缩小,影响生物多样性。对降水:由于热岛效益,及城市上空灰尘多,故降水增多;对气温的影响:从热岛效益分析。对地下水的影响:由于地面状况的变化,使下渗减少,故地下水减少。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卷《等值线图》高频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