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图为某局部地区的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回答小题。

1.与图示地形特征较为符合的是2.该地区最主要的地质灾害是
A.白头山天池
B.珠穆朗玛峰
C.四川盆地
D.云贵高原
E.火山喷发
F.地震
G.滑坡
H.泥石流
参考答案:1. A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图示的示坡线判断,该地地势中高周低,但中心地区地势又向内降低,判断为火山口地形。
2.结合上题分析,火山口地区最容易发生火山喷发。
考点: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断。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抓住示坡线的分布即可判断该处特殊地貌。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
A.地温的垂直差异
B.地球内部压力随深度的变化
C.地震波速度的垂直变化
D.物质密度的变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的内部圈层。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是以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的变化,以两个不连续界面为界划分的。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图是某地地形剖面图,其纵坐标划分间隔为0.5cm,横坐标划分间隔为1cm,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的垂直比例和水平比例分别是2.图中B点的绝对高度和相对于A点的相对高度分别是
A.1:1000和1:50000
B.1:2000和1:50000
C.1:10000和1:5000
D.1:20000和1:5000
E.350米和200米
F.200米和250米
G.200米和150米
H.100米和125米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题干的信息“纵坐标划分间隔为0.5cm,横坐标划分间隔为1cm”为图上距离,再结合图上实际距离纵坐标一格表示50米,横坐标表示50米,结合比例尺公式可得,注意单位统一。
2.由图上B点的海拔可读出为100米,A点位于海平面下,半个格为-25米,因此两地的相对高为125米。
考点:本题考查地图。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图是“某地地形简图”,M点位于36?34?N。两中学生分别到达P、M点,测量并计算出两点相对高度是288米。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两学生测量当地海拔高度,所用最便捷的技术是2.图中P、Q两点之间的四条小路中,起伏最小的是3.冬至日正午,M峰顶的影子正好移至P点,则P、M之间的水平距离大约是
A.遥感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E.①
F.②
G.③
H.④
I.300米
G.400米
500米
600米
参考答案:1. B
2. B
3. C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的领域主要表现为: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可对农作物进行估产、有助于防灾减灾);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主要用于位置方面的定位和导航);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用于城市的信息管理与服务、交通道路管理、环境管理以及城市规划、防灾减灾等)。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本题考查等高线图的判读。根据图示:图中①经过两条等高线,②只跨过一条等高线,地势起伏最小。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3.该地纬度为36.5°N,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30°,M峰顶观云亭与P之间的相对高度约为300米,则则P、M之间的水平距离约为300×1.732米。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清明假期,赣州学生小文、小成兄弟俩对家乡环境进行了考察研究。据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日出时分,兄弟俩决定沿图中登山线路上山,14点左右顺利登顶,他们的平均登山时速约为
A.1千米/时
B.2千米/时
C.5千米/时
D.8千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