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读德国鲁尔区和我国辽中南工业基地图,比较两地的区位特点,完成问题。
1.两地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区位优势是
①接近煤炭产地 ②水源充沛 ③水陆交通便利 ④市场广阔 ⑤廉价劳动力多2.有关鲁尔区传统产业衰落的说法,错误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⑤
E.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F.开始于二次大战后
G.世界性钢铁过剩
H.煤的开采成本过高,失去了竞争力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中外工业区的比较。
1.鲁尔区经济发达,劳动力工资水平高。
2.鲁尔区的工业生产集中于煤炭、钢铁、电力、机械、化工五大传统工业部门,容易造成“一荣俱荣、一衰皆衰”的局面。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比较我国主要运输方式的运量和速度的特点,图中数字所代表的运输方式是

A.①水运 ②铁路 ③空运 ④公路
B.①公路 ②铁路 ③空运 ④水运
C.①铁路 ②水运 ③空运 ④公路
D.①公路 ②水运 ③空运 ④铁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各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图示信息可确定①②③④分别为铁路、水运、航空、公路。
考点:本题考查铁路、水运、航空、公路四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点评:本题难度系数较小,只要掌握了四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就不难作答。
【方法技巧】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与选择
?
水路
铁路
公路
航空
管道
运量
大→小
运量大、损耗小、安全性能高、易管理
运速
慢→快
运价
低→高
灵活性
差
居中
最好
好
最差
连续性
最差
好
居中
差
最好
成本
投资少
投资大、占地广
短途高
投资大
投资大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图为某企业空间扩展的过程,图中1-8为扩展的顺序,其扩展过程可分为Ⅰ、Ⅱ两个阶段。完成问题。?
1.在Ⅰ阶段,企业的扩展优先选择2.在Ⅰ阶段,企业的这种扩展特点是由于3.在Ⅱ阶段,企业的扩展优先选择进入
A.人 口少、规模小的市场
B.距离近的市场
C.人口多、规模大的市场
D.距离远的市场
E.实力较弱,近距离扩展便于联系
F.当时交通运输不便,只能这样扩展
G.文化差异较小,便于产品的销售
H.人口较少的地区市场准入门槛较低
I.距离最远的市场
G.交通最便利的市场
文化差异最大的市场
人口多、规模大的市场
参考答案:1. B
2. A
3.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工业区位。
1.企业的扩展之初,由于经济实力还不够强大,竞争力也不足,因此总是优先选择与企业距离近的市场。
2.选择距离近的市场扩展是由于企业发展之初,实力较弱,在近距离范围内扩展,可以加强与原企业之间的联系。
3.读图可知,到了Ⅱ阶段,企业要想获得更多的利润,必须占有更广阔的市场,故应选择人口多、规模大的市场。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所给四幅图,关于美国农业带的叙述与图幅序号相符的是( ?)

A.①亚热带农作物 ②小麦带 ③玉米带 ④棉花带
B.①玉米带 ②小麦带 ③棉花带 ④乳畜带
C.①棉花带 ②乳畜带 ③小麦带 ④玉米带
D.①棉花带 ②乳畜带 ③玉米带 ④小麦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示各农业带主要的分布位置判断,①位于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区,为棉花带;②位于东北部五大湖周围,为乳畜带;③位于中央大平原中部,为玉米带;④位于中央大平原中部和北部,玉米带的两侧,为小麦带。
考点:本题考查美国的农业生产。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了解美国主要农业带的分布。本题还可结合美国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分析设计试题。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1.从表中数据得知太湖平原的谷物单产远高于东北平原,其主要原因是2.近些年来,太湖平原从原来向北方地区输送粮食,到如今粮商频频从北方地区调粮,南粮北上逐渐被北粮南下所取代,其转变的原因是
①东北地区人均粮食多
②太湖平原城市化占用耕地,粮食种植面积缩小
③近些来,北方地区耕地面积扩大
④东北平原机械化程度高,科技投入大,增产潜力大
A.太湖平原土壤肥力较高
B.太湖平原机械化水平高
C.太湖平原耕地面积较广
D.太湖平原农作物复种指数高
E.①②③
F.②③④
G.①②④
H.①③④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我国的农业生产。北方地区土壤肥沃,单季作物的产量较南方高。但由于南方地区水热充足,作物可一年二熟或三熟,故南方地区的农业单产远高于东北平原。
2.本题考察我国的粮食生产。从南粮北上逐渐转变为北粮南下,说明南方粮食总量在减少。主要是由于南方耕地面积减少;而北方粮食生产增加,主要原因是人均耕地多,且由于科技的发展,粮食单产提高。③近些年来,处于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我国在北方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保护湿地等措施,耕地面积变化不大。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