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读我国西南部部分区域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示地区分布有世界自然遗产—“中国南方喀斯特”(贵州荔波、云南石林、重庆武隆)。从资源价值评判,该遗产突出体现了?价值。喀斯特地貌有不少象形景致,为获得最逼真的效果,应选择?观赏。(6分)
(2)图中B地区日平均气温≥10℃的日数多于A地区,但积温数反而低于A地区,主要原因是?
?。(6分)
(3)B地所处地形区降水局部差异明显,主要是由于?
?和?的影响。(6分)
(4)B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和?
等不利因素。(6分)
(5)A地区由于?,一月均温高于我国同纬度其他地区;又由于?,而成为全国年太阳辐射量的低值地区。(6分)
参考答案:
(1)美学和科学?特定位置和角度(6分)
(2)B地区为高原地形,海拔较高,夏季气温偏低,故而积温数反倒较少。A地区为盆地地形,夏季气温高,积温也高(6分)
(3)海拔高度不同?地面坡向变化(6分)?
(4)耕地面积少?土壤贫瘠?水土流失严重(任意两项合理即可得分,6分)
(5)盆地地形闭塞,山体阻挡冷空气?雨天雾多(6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A.地形类型
B.人口分布
C.城市分布
D.交通线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注意要求经济因素,故主要考虑为沿线城市供气。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我国地理诗词、谚语众多,如①“清明时节雨纷纷”、②“黄梅时节家家雨”、③“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④“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⑤“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等。据此完成题。
小题1:①②③④依次反应的是我国哪几个地区的地理特征:
A.青藏高原黄土高原黄淮海平原西北地区
B.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平原青藏高原
C.东南沿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平原西北地区
D.江淮地区华北平原西北地区四川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