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六)
A.白昼长度 B.正午太阳高度角 C.大气温度 D.降水量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读图图中一年又两次太阳直射,且位于12月22日前后,该地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角为一年中的最小值,可知该地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且靠近南回归线。C日后太阳直射点南移,说明C点的白昼长度在变长,图中无法判断大气温度和降水量。
【小题2】图中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说明太阳直射此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小题3】从C—E段,太阳直射南半球,此时北半球为冬季,河套平原因气温低而农闲;长江流域进入枯水期;巴西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此时为南半球的夏季,草木茂盛;开普敦位于南半球,且为地中海气候,此时应该是高温多雨。
考点:该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角、地球公转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关于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太阳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B.太阳大气层从外到里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
C.太阳活动的最主要类型是黑子和耀斑
D.日地距离遥远,太阳活动对地球没有影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太阳能自身发光发热,故属于恒星,A错误;注意“由外到里”应分为日冕、色球层和光球层,B错误。黑子活动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而耀斑爆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C正确;太阳活动到达地球,影响地球的气候变化、无线电短波通讯等,D错误。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太阳的基本概况和太阳活动的相关内容即可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图(图中α的角度为22°),回答问题。
【小题1】若图中α为一年中的最大值,由目前状况逐渐减小到0°的过程中, 下列地理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A.矗立在甲处的旗杆日影逐渐变长
B.轮船自西向东跨越北印度洋是顺风顺水
C.寒带范围将由南极圈向南极点逐渐缩小
D.尼罗河水量变小但仍然存在明显的汛期
【小题2】若图中甲地的昼长为14小时,则该地的经度应是
A.30°E
B.150°W
C.30°W
D.15°E
【小题3】下列四图中,能正确反映此时地球上光照情况的是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结合图示当α为一年中的最大值为22°,则图示北极地区出现极昼,故判断为北半球夏季,逐渐减小到0°则为秋分日。故太阳直射点向南移,故判断甲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再变小,故旗杆影子先变短再变长。A错误;此时北印度洋盛行西南风,故北印度洋海水自西向东流,故自西向东航行的轮船顺风顺水,B正确。寒带的范围始终为北极圈到北极点之间,不变,C错误;尼罗河水量主要来自上游热带草原地区的补给,故此时为北半球夏半年尼罗河水量逐渐增加并有明显的汛期,D错误。
【小题2】甲地的昼长14个小时,说明当地日出为5:00,日落时间为19:00。即结合图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时间为18:00,经度为0°,故计算19:00的经线为15°E。
【小题3】图示α的角度为22°,北极地区出现极昼,故判断太阳直射点位于22°N;而下图中,甲表示太阳直射点位于22°S纬线上,A错误;乙图表示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南极圈内出现极夜,判断太阳直射北回归线,B错误。C图北极星的高度为当地纬度,故当地纬度为68°N,而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22°,计算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C错误。D图晨昏线与68°N纬线相切,北极地区出现极昼,故判断太阳直射点位于22°N。与图示符合。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和晨昏线图的综合分析。
点评:难度较大,考查地球运动和晨昏线图的综合分析,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晨昏线分布特征的基本判断方法:晨昏线所在平面总是和太阳光线垂直,当晨昏线和经线圈重合时,太阳直射赤道。晨线和赤道相交的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是6点,昏线和赤道相交的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是18点。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 6月22日太阳照射图。完成下列填空(每空2分,共16分):
(1)从南北半球看,此图所示的是 半球,图中所示地区是 季。
(2)图中AEC表示晨昏线,其中AE线是 线(晨线或昏线)。
(3)写出该图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 。
(4)这一天,A地昼长 小时,E地夜长 小时。
(5)此时,北回归线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由 向南北递减。
参考答案:(1)北 、夏 (2)昏线 (3)(23°26′N、90°E) (4)12时,4小时
(5)90°、北回归线
本题解析:(1)图示自转方向呈逆时针,故判断为北半球,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判断为北半球夏季。(2)顺着自转方向,经过AE从昼半球进入夜半球,故判断AE为昏线。(3)此时为北半球夏至日,故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北回归线;经度为12时所在的经线,即图示昼半球的平分线,为90°E经线。(4)图示A位于赤道上,昼夜平分。图示E点的日落时间为22时,故计算夜长4小时。(5)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故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为90°,正午太阳高度自直射点即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考点:本题考查晨昏线图的综合判断。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属于晨昏线图的综合性试题,常规性考点,解题关键是能抓住图示的基本信息,比如晨昏线的分布特征、太阳直射点位置、时间信息等,进而确定二分二至日、时间计算和昼夜长短的判断、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等。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公元前28年,曾记载“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上文中记载所说的“黑气” 是指(?)
A.耀斑
B.黑子
C.太阳风
D.日珥
小题2: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 (?)?
A.光球
B.色球
C.日冕
D.太阳大气层之外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题意可知,是太阳光球层发生的黑子活动。选择B项。
小题2:黑子发生在太阳的光球层。选择A项。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区域地理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