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题《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二)
A.环境质量下降 B.就业率增多 C.交通通达度提高 D.社会秩序改善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增长和读图分析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 甲市2008年户籍人口出生9.67万人,出生率为0.699%;死亡10.7万人,死亡率为0.773%,甲市户籍人口这种增长态势已持续14年。下图显示四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据此回答1—2题。 参考答案:1、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表为七大洲面积资料,根据表格完成下列各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1: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地理概括。根据各大洲的面积判断,①为亚洲;②为欧洲;③北美洲;④为大洋洲;⑤为南美洲;⑥为非洲;⑦为南极洲。
小题1:跨经度最大的大洲为南极洲;北美洲三面临三大洋;赤道穿过非洲(⑥)中部,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是南极洲,冰层厚,为固体水库。
小题2:根据甲乙两图的人口结构判断,甲图少年儿童人口比重高,判断为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于亚、非和南美洲;乙图少年儿童比重少,老年人口比重高,判断为发达国家,主要分布于北美洲、欧洲和大洋洲。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北京时间2011年6月24日上午11时09分,美国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福克斯群岛海域发生里氏7.9级地震,美国又一次成为世界的焦点。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2分)
材料1:美国人口增长示意图(1900~2008年)。
材料2:美国人均寿命变化示意图(1900~2008年)。
材料3:美国人口密度示意图。
材料4:美国人口构成情况。
材料5: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南方农业经济不景气,加上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因此,南方黑人大批北上,进入城市寻找职业。
清朝末年到民国初期,黄河下游广大地区连年遭灾,大批中原饥民为谋生计,冒着被惩罚的危险,背井离乡“闯”入人烟稀少、土壤肥沃的东北地区,史称“闯关东”。
(1)根据材料1、2、3、4,简要概括美国人口特点。
(2)从环境人口容量分析,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南方和中国华北都出现大批人口向该国东北迁移的原因。
(3)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东北部老工业区的人口大量迁往西部和南部,其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
答:①美国人口持续增长,人口总量较大;(2分)②美国人均寿命不断提高,人均寿命长;(2分)③美国人口密度较小,地广人稀,人口分布不均;(2分)④美国为典型移民国家,人种复杂多样。(2分)
(2)
答:自然资源和科技水平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2分)
19世纪末,美国南方的小农经济转变为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使劳动力容量下降(2分)。而东北部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资源配置效率高,人口潜在容量大。(2分)因而吸引大批南部人口迁入东北。
华北地区地少人多,加上清末民初连年遭灾,使华北的环境人口容量下降。(2分)而东北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环境人口容量大(2分)。因而吸引大批中原人口迁入东北。
(3)
答:东北部气温较低,被称为“冷冻地带”,阳光不够充足,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地价上涨等;(2分);而南部、西部被称为“阳光地带”,环境较好,新资源的发现,新兴工业的发展。(2分)
本题解析:
(1)结合材料1、2、3、4可以判断,美国的人口特点:①美国人口持续增长,人口总量较大;②美国人均寿命不断提高,人均寿命长;③美国人口密度较小,地广人稀,人口分布不均;④美国为典型移民国家,人种复杂多样。
(2)自然资源和科技水平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美国南方人口向东北部迁移的原因:19世纪末,美国南方的小农经济转变为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使劳动力容量下降。而东北部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资源配置效率高,人口潜在容量大。因而吸引大批南部人口迁入东北。
中国华北都出现大批人口向东北迁移的原因:华北地区地少人多,加上清末民初连年遭灾,使华北的环境人口容量下降。而东北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环境人口容量大。因而吸引大批中原人口迁入东北。
(3)东北部老工业区的人口大量迁往西部和南部,其原因是东北部气温较低,被称为“冷冻地带”,阳光不够充足,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地价上涨等;而南部、西部被称为“阳光地带”,环境较好,新资源的发现,新兴工业的发展。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由美国人口增长示意图(1900~2008年)、美国人均寿命变化示意图(1900~2008年)、美国人口密度示意图和美国人口构成情况为背景材料,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美国的人口特点、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南方和中国华北都出现大批人口向该国东北迁移的原因、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东北部老工业区的人口大量迁往西部和南部的主要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大气的热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