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地球》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六)
A.繁星闪烁 B.旭日东升 C.日影朝向东北 D.晚霞映空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北京时间9月24日10时30分左右,印度火星探测器“曼加里安”进入火星轨道,印度成为亚洲首个拥有火星探测器的国家。据此回答各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读题已知120°E(北京时间)为9月24日10时30分,求印度新德里77°E的地方时,带入地方时计算公式新德里地方时=10:30-(43°*4分钟/1°)=7:38,故D正确。
【小题2】临河位于北半球,9月23日为秋分日,此后太阳直射点移至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且昼越来越短夜越来越长,故B正确。
考点:地方时计算,地球运动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据新华社电:2011年日本大地震后,富士山等13座活火山活动加剧,应密切关注。据此回答小题。
小题1:此火山口喷出的大量岩浆可能来源于
A.岩石圈
B.地壳
C.地核
D.软流层
小题2:下列地区中,地壳厚度最大的是
A.青藏高原
B.东北平原
C.太平洋
D.四川盆地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一般认为岩浆发源于软流层中。
小题2:地壳厚度的一般规律:在地球大范围固体表面,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故青藏高原的海拔最高,故地壳越厚。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特征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AR)。图10为1961~2007年我国年平均PAR强度的空间分布图;图11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小题1:与图10中光合有效辐射对应的是图11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图10反映出
A.我国PAR的分布与气温分布基本一致
B.青藏高原小麦单产高与其PAR高有关
C.影响四川盆地与内蒙古高原PAR值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
D.影响塔里木盆地与华北平原PAR值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1:B
本题解析:小题1:图中②为大气吸收,③为大气的“保温作用”逆辐射,④为地面辐射
小题1:青藏高原小麦单产高与其PAR高有关。影响四川盆地与内蒙古高原PAR值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影响塔里木盆地与华北平原PAR值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现象可能是太阳活动造成的是
A.极圈内的极昼极夜
B.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
C.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干扰甚至中断
D.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引起电离层挠动,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产生极光现象;对地球气候产生影响,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往往与地球各地年降水量变化周期有相关性。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地球运动及其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