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四)
A.b B.bc C.bcd D.bcde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
小题1:根据图示的经度变化判断自转方向呈顺时针,为南半球。
小题2:地球自转角速度的规律:除两极点外处处相等,故除e点外都相等。
小题3:地球自转线速度规律: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该图为以北京为中心的俯视图。已知O为直射点,且O与北京两点间距离为2220千米;北京地理坐标约为(40°N,116°E);QX段为黑夜,PX段为白昼。读图完成9-11题。
小题1:O点的地理坐标为(?)
A.(20°N,116°E)
B.(20°N,120°E)
C.(20°S,120°E)
D.(20°S,116°E)
小题2:关于Q、P、X三地的昼夜长短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X地该日出现极昼现象
B.Q地该日出现极夜现象
C.P地该日出现极昼现象
D.X地该日出现夜长昼短现象
小题3:一个回归年内,X点与北京的纬度差是不断变化的。X点与北京的引以为纬度差最大值可能是(?)
A.50°
B.23°26′
C.26°34′
D.40°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据图分析,该图为以北京为中心的俯视图,北京地理坐标约为(40°N,116°E),O点为太阳直射点,距离北京2220km(同一经线上纬度相隔1°距离相差111km),所以O点地理纬度为20°N,O点与北京同处一条经线,所以O点经度为116°E,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2:Q、P、X三地的纬度可以推测为Q为50°N,P为50°S,X为70°N,因为太阳直射20°N,所以X地出现极昼现象;Q与P地不能出现极昼极夜现象。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3:X点位于北半球,X点是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切点,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X点纬度最高为90°N,最低为66°34′N,所以和北京的最大纬度差为50°。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考查了太阳光照图的判读;试题难度较大,需要转换成侧视光照图进行回答。转化过程中关键要熟悉“以北京为中心的俯视图”的含义。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如图是某半岛图。读图,回答1~3题:
小题1:2009年3月24日,P地日出和日落的北京时间分别为l2点
30分和0点50分。P地在理论上属于? (? )
A.东一区
B.东二区
C.西一区
D.西二区
小题2:该半岛森林火险等级最高的时期应该是? (? )
A.1、2月份
B.4、5月份
C.7、8月份
D.11、12月份
小题3:P地降水最多的季节? (? )
A.华北地区正值雨季
B.天山雪线位置为全年最低
C.塔里木河进入汛期
D.澳大利亚北部盛行东南风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由P地日出、日落的北京时间可计算出该地正午时刻为北京时间18时40分,从而可求出该地经度为20°E,属东一区。
小题2:该半岛为地中海气候,7、8月份炎热干燥。
小题3:P地降水最多季节为冬季,题中只有B选项符合。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是一位驴友在别德马(64°W,40°30′S)拍摄的景观图片,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片拍摄日期最有可能是(?)
A.1月1日
B.4月1日
C.7月1日
D.10月1日
小题2:此时,太阳位于拍摄者的(?)
A.东北方
B.西北方
C.东南方
D.西南方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当驴友在别德马(64°W,40°30′S)拍摄的景观时,显示的北京时间是19:16,北京时间是120°E的地方时,根据地方时计算公式: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1°×两地经度差,可以求出64°W地方时,约7:16,此地为40°30′S,为南半球,日出晚于六点,此时是南半球的冬季,太阳直射在北半球,直接排除A、D, 因为1月1日、10月1日太阳直射在南半球;4月1日太阳直射接近赤道,全球日出应该非常接近6时,所以排除B项,C项正确。
小题2:太阳的升落方位会随纬度的变化而变化,也会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其中一个规律就是:北半球的夏(冬)半年:除出现极昼极夜的地方外,其他各地,无论南北半球,太阳均从东北(南)升起,西北(南)落下,且纬度越高,太阳的升落方位越偏北(南)。本题时间是夏半年,太阳从东北升起,所以此时太阳位于拍摄者的东北方。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工业生产活动与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