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八)
2019-12-27 01:24:58
【 大 中 小】
1、单选题 下图所示是沿我国境内某一经线的气候统计图。据图判断(1)一(2)题。
 小题1:图中①区域地形区的名称是 A.太行山 B.四川盆地 C.云贵高原 D.秦岭
| 小题2:图中②区域的区域特征是 A.河流谷地泥沙沉积,形成“黄土地” B.地势低平,多数地区海拔在 l00m以下 C.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小麦不能越冬 D.年降水量在 800 mm以上,但冬春季节较干旱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①区域在 34°N附近,南部降水多于北部,北侧降水少于 800mm、南侧多于800mm,且气温由南向北在 4°N 附近大幅降低,综合气温、降水可判断此地为秦岭山地。 小题2:秦岭北侧为渭河平原,是地壳下陷、受渭河冲积而成的黄土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地势较高,多数地区高于 300 米,年降水量低于 800 mm。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60分) 材料一?右图为新疆矿物能源分布图。
 材料二?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2009年9月24日在新疆开工建设独山子石油储备基地、乌鲁木齐至哈密750千伏输电线路、伊宁煤矿等七个重大能源项目。 (1)试分析新疆的地理位置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10分) (2)结合材料一、二,分析我国建设石油战略储备基地的目的和加快新疆地区能源建设的意义。(10分)
参考答案:(1)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水源是其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2分)在有水源的绿洲地带,日照强,温差大,故种植业单产高;(2分)与中亚接壤,国界线长,邻国众多,且有第二亚欧大陆桥通过,有利于发展国际贸易;(2分)长期以来,远离经济发达的东部,邻近国家经济落后,加上当地交通落后,人才匮乏,经济发展水平较低;(2分)经纬度跨度大,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和特色旅游业。(2分) (2)目的:减小受国际油价波动的影响。(2分) 意义:将当地能源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2分)保障当地能源供应;(2分)提供就业岗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2分)调整产业结构,带动相关产业和配套服务业的发展。(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2分) 材料一:高原上的羊八井盆地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资源,它的西北边缘念青唐古拉山南缘断裂,东南缘为唐古拉山山前断裂。二者交汇处成为热流向上聚集的良好通道 材料二:西藏雅鲁藏布江下游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概貌见下图)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大峡谷地区是青藏高原最具神秘色彩的地区,因其独特的大地构造位置,被科学家看做“打开地球历史之门的钥匙”。
 (1)试从板块运动与地质构造两个角度分析羊八井地热能丰富的原因。(4分) (2)描述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附近的地形特点,并从外力作用角度分析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形成(4分) (3)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两侧山脉属于喜马拉雅山系。实地考察发现,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处的高山中存在古海洋生物化石。结合所学知识描述古海洋生物化石出现于高大的喜马拉雅山系的过程。(4分)
参考答案: (1)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2分),地热能丰富且底层断裂带为其提供上涌的通道。(2分) (2)山高谷深(高山峡谷)。(2分)长期受到河流的下切侵蚀作用发育形成。(2分) (3)古海洋生物受外力作用的影响先形成于古海洋的沉积岩之中,(2分)后受到地壳抬升作用(上升)出现在高大的喜马拉雅山系中。(2分)
本题解析: (1)根据六大板块的空间分布可推知该处处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由题干可知该处为断裂带地区,是地热能的上升通道。 (2)由图片可知该地地形最大的特点就是山高谷深,其主要外力作用就是河流对河床的下切作用,即流水的侵蚀作用较强而导致。 (3)分析古海洋生物化石出现过程,一是在海洋形成化石过程,二是由海洋变成陆地的过程,前者以沉积作用为主,后者以地壳抬升为主形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位于粤赣两省交界处的梅岭山区中的梅关古道,始通于秦汉,在粤汉铁路(今京广铁路南段)修通之前,是广东和外界最主要的通道之一,成为当时中国南北交通要道和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读图回答各题。 小题1:文中所说的梅关,位于下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
小题2:梅关古道连接的两大水系是?
A.淮河和长江
B.长江和闽江
C.珠江和闽江
D.长江和珠江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我国主要山脉的分布。根据材料叙述,该山脉位于粤赣两省交界处。广东省北部为南岭,梅关古道应位于南岭之中。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南岭以北为长江水系,南岭以南为珠江水系,所以连接了长江和珠江水系。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该图为七省区某种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面积比例图,读图回答3~4题。

小题1:该植被可能是(? )
A.沼泽
B.温带落叶阔叶林
C.荒漠
D.草原
小题2:该植被区最普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酸雨
B.水土流失
C.土地沙漠化
D.沙尘暴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植被和生态环境问题。
小题1:该植被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西藏、新疆等省,故判断为草原。
小题2:草原主要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故土地沙漠化问题较普遍。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