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题《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八)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昼夜变化最小;南北极圈内出现极昼时昼长为24小时,出现极夜时昼长为0小时,因此是全球昼夜昼夜变化最大的地方。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表示夜半球,图中的度数为经度,箭头表示地球公转方向。回答问题。(10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某地有一幢楼,冬至日正午影长与楼房高度相同,据此回答该地的纬度是( )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冬至日正午影长与楼房高度相同,即当时的正午太阳高度为45°,应用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纬度差为太阳直射点纬度与当地纬度的距离,可直接计算当地的纬度应为21°34′N或68°26′S,而当地位于南半球,故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并能结合直接三角形的角度计算等内容即可计算。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太阳光照图(左图)和“太阳直射点的回归移动示意图”(右图),完成下列要求。(8分)
(1)在左图上画出晨昏线和夜半球。(2分)
(2)左图所示这一天,图中A、B两地先见到日出的是 ;A、B、C三地的白昼长短关系是 。
(3)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由 (纬度)向南北两侧降低;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范围是 。
(4)右图中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的时段是 (多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参考答案:(1)图略(晨昏线与夜半球各1分,共2分)
(2)B(1分) C>A=B(1分)
(3)23°26′S(1分)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1分)
(4)BC(2分,答对一个得1分)
本题解析:(1)晨昏线过地心,与阳光相垂直,背对阳光一侧为夜半球。(2)图示AB位于同一纬线上,故越往东日出越早,故B点较A点早看到日出。左图所示,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故全球昼长的分布规律:越往南昼越长;AB位于同一纬线上,故昼长相等。(3)该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自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日为北半球冬至日,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短;而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短。(4)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及太阳直射点向南移。
考点:本题考查晨昏线图和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抓住图示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断二分二至节气,并利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判断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内容。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加强对基本方法的整理和归纳。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受太阳活动影响而产生的是
A.全球气候变暖
B.短波无线电通讯中断
C.磁暴
D.两极地区的极光现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太阳活动的影响。黑子活动影响地球的气候变化(降水量的变化);耀斑爆发,扰乱电离层,产生磁暴,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太阳风影响产生两极地区的极光。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区域地理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