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高频考点《水的运动》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八)
2019-12-27 01:30:12
【 大 中 小】
1、单选题 古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百川归大海,何日复西归"。据此,回答题。 小题1:从河水补给角度看,"黄河之水天上来"可理解为黄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 A.大气降水 B.地下水 C.湖泊水 D.冰雪融水
| 小题2:从水循环角度分析,后句说的是哪种类型的水循环(?) A.海陆间循环 B.陆上内循环 C.海上内循环 D.三者都不是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天上来”反映黄河水的主要补给为大气降水。 小题2:“百川纳大海”反映通过径流把陆地水输送到海洋,属于海陆间大循环。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能根据题干信息分析,结合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和三种水循环类型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5分)
? (1)根据水循环过程,给图中未标明箭头的直线标出箭头。 (2) 最能代表我国夏季东南风的环节是?,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 (3) 水循环通过各个环节使四大圈层联系起来,并在它们之间进行?交换和________迁移。
参考答案: (1)略 (2)C 更新 (3) 能量 物质
本题解析:第(1)题A表示陆地水的蒸发;C表示海洋向陆地的水汽输送;D表示海水的蒸发。第(2)题我国夏季东南风是把太平洋的水汽输送到陆地,所以此环节是C,它使陆地水资源得以更新。第(3)题水循环的过程中水携带物质,水有三态的变化及水温的变化,所以在四大圈层中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点评:本题结合水循环图考查水循环的过程、环节及意义,试题难度较小,解题关键是会绘制水循环图,识记各环节及意义。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8分)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A、B两个村庄,降水较多的是 ,夏季月平均气温较低的是 。(2分) (2)甲河流主要靠 补给,乙河流主要靠 补给。(2分) (3)甲、乙两条河流,含沙量较大的是 ,径流量变化较大的是 。(2分) (4)乙处的地质构造是 ,乙处发育成河,主要是因为岩石破碎、易受 。(2分)
参考答案: (1)A、B (2)降水;地下水 (3)甲;甲 (4)断层;侵蚀
本题解析: (1)读图,A村位于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B地位于背风坡,降水较少。A、B两个村庄,降水较多的是A。B地海拔较高,所以夏季月平均气温较低的是B。 (2)甲河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所以甲河流主要靠降水补给。乙河位于背风坡,降水少,根据图中含水层的分布判断,乙河主要靠地下水补给。 (3)甲河所临山坡坡度大,降水多,侵蚀强,水土流失多。乙所临山坡坡度小,降水少,水土流失少。所以两条河流,含沙量较大的是甲。甲河以降水补给为主,水量季节变化大。乙河以地下水补给为主,水量稳定。所以径流量变化较大的是甲。 (4)读图,乙处岩层发生明显措动和位移,所以乙处的地质构造是断层。乙处发育成河,主要是因为岩石破碎、易受外力侵蚀。 考点:降雨类型及原因,河流补给类型,外力作用及主要外力,地质构造类型。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右图反映了某市地下水埋深(从地表到地下水水面之间的深度)的变化情况。从图中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该市
 A.地下水埋深的变化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 B.1990年以后地下水埋深持续下降 C.地下水埋深的变化与城市发展关系密切 D.1950-1980年期间城市发展非常迅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我国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影响的是水循环环节中的(?) A.蒸发 B.地表径流 C.降水 D.下渗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水循环的环节包括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等。南水北调工程将长江流域的水资源调往北方,是对地表径流施加的影响。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