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关于美国自然条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东临太平洋,西临大西洋
B 平原面积占全国面积的一半以上
C 西部著名的山脉是落基山脉
D 密西西比河为世界第四长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选项把临海的方位搞错了。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墨累-达令河流域与田纳西河流域相比,灌溉易出现的问题是(?)
A.土地盐渍化
B.径流减少
C.湿地生态环境变化
D.需要修建水利工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读所给材料和图,完成有关问题。(10分)
为了揭示世界人口的分布状况,邦奇等学者创建了人类大陆图。在地图上取消了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地区,面积较大的人类密集区称为人类大陆。世界上共存在四个人类大陆:东亚和东南亚大陆;南亚大陆;欧洲大陆;北美洲东部大陆。该图为人类大陆图的一部分。

(1)写出人类大陆的名称(2分)
A?, B?。
(2)分析A人类大陆的形成原因。(6分)
(3)D处只形成一个人口孤岛而没有形成人类大陆的主导自然条件是?。(2分)
参考答案:(1)欧洲?南亚(2分)
(2)自然原因:气候温和;地形平坦
社会经济因素:资本主义发展最早;工业、商业贸易等活动频繁。(答3点得6分)
(3)水源(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人口分布与世界区域地理。(1)根据图示的海陆轮廓与资料分析,判断A表示欧洲大陆;B表示南亚大陆。(2)欧洲成为人口分布密集区的主要原因可从自然条件(气候、地形、水源等)和社会经济条件(工农业生产和历史基础等)方面分析,注意与当地的实际相结合。(3)根据地理位置判断,D表示中亚地区,影响中亚地区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为水源。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某区域局部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比较甲、乙两地在图示季节气温和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其主要原因。(5分)
(2)描述南回归线以南区域地形的主要特征。(4分)
(3)图中R区域的二片沼泽在不同季节会呈现离合变化的现象,请予以说明。(4分)
参考答案:(1)甲地降水量大于乙地(1分);甲地气温高于乙地(1分)。
甲沿岸有暖流经过(1分);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地处迎风坡)(1分);且海拔比乙地低(1分)。(或乙地沿岸有寒流经过;为离岸风;且海拔比甲地高。)
(2)地形以高原为主(1分);地势起伏和缓(1分);海岸线较平直(1分);沿海分布狭窄平原(1分);西北沙丘(漠)广布(1分)。(任答四点)
(3)二片沼泽之间地势较高(1分);沼泽的补给水源位于热带草原气候(1分);湿(雨)季时,水源补给量大,使沼泽水位上涨而聚合(1分);干(旱)季时,水源补给量小且蒸发量大,导致沼泽水位下降而分离(1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地理。
(1)根据图中信息和七月风向,甲地受暖流影响,乙地受寒流影响,可知甲地降水量大于乙地,甲地气温高于乙地。
(2)根据图中等高线分布特点,内陆地区等高线1000米,但等高线稀疏,南回归线以南区域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起伏和缓,沿海地区等高线平直且密集,所以海岸线较平直或沿海分布狭窄平原。
(3)二片沼泽之间地势较高,沼泽的补给水源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湿(雨)季时,水源补给量大,使沼泽水位上涨而聚合,干(旱)季时,水源补给量小且蒸发量大,导致沼泽水位下降,就是要分析各自的优势区位条件,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为沿78°E经线地形剖面图,甲区以南为海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甲地区所在国向外输出产品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是(?)
A.橡胶
B.石油
C.铁矿石
D.铝土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