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二)
2019-12-27 01:43:21
【 大 中 小】
|
1、单选题 不同的温度带与不同的干湿地区相互组合,造就了我国复杂多样的气候区。读下表,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 j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A.华南地区 B.华北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 小题2:对于l气候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绿洲农业是该区重要的农业特色 B.该区主要位于高原 C.影响该区的气象灾害主要有沙尘暴和地震 D.该区河流仅有冰川融水补给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读表格,j气候类型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华北地区,B对。华南地区位于亚热带,湿润地区,A错。西北地区位于暖温带、中温带的干旱区,C错。青藏地区是独特的气候类型区,D错。 小题2:读表格,l气候区位于暖温带,干旱区,位于西北地区,主要是塔里木盆地地区。盆地边缘有水源的地方,形成了绿洲农业,A对。该区位于盆地,地势第二阶梯,B错。主要气象灾害是旱灾,地震不属于气象灾害,C错。该区河流补给主要是冰川融水,也有地下水,少量大气降水,D错。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某生态调查小组对某区域进行了生态调查,其地表植被状况如右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最可能形成该地这种生态特征的人类活动是2.该生态现象最可能出现在 A.滥采矿产 B.滥伐森林 C.过度放牧 D.滥垦耕地 E.云贵高原 F.江南丘陵 G.内蒙古高原 H.黄土高原
参考答案:1. C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在草原区主要的人类活动是放牧,水井周围出现沙地,只能是牧业发展导致过度放牧,大量牲畜在水井处饮水,将草地踏坏,导致草地沙化。这种状况也称斑点状荒漠化。C对。采矿受矿产分布的影响 ,不会形成以水井为中心的圆形沙地,A错。图示区为草地,没有森林,B错。图示区是草地,不是耕地分布区,D错。 2.云贵高原地表崎岖,降水较多,水井设施少,多溶洞、地下河等,不可能在牧区打水井,A错。江南丘陵降水丰富,地表河网密布,不需要水井设施,B错。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土质疏松,植被破坏后易发生水土流失,不会以水井为中心形成沙地,D错。只有内蒙古高原,地形平坦,草原广阔,是我国主要牧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可以会过度放牧,导致图示情况发生。C对。 考点:该题考查中国区域地理,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差异,生态环境问题。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以下省区属于西部经济地带的是?(?) A.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 B.新疆、青海、西藏、宁夏 C.新疆、西藏、云南、内蒙古 D.西藏、内蒙古、甘肃、宁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考察三大经济地带的范围。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南水北调”东线方案对沿线地区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 ] A.地面下沉 B.土壤盐碱化 C.湖泊面积增大 D.湿地面积增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黄土塬又称黄土平台,黄土桌状高地,塬是我国当地居民对项面平坦宽阔,周边沟谷切割的黄土堆积高地的俗称。
 小题1:为合理利用土地,保持水土,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①甲处打坝淤淤地 ②乙处整修梯田? ③丁处沿坡种植 ④丙处修水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小题2:在黄土堆积停止的情况下,不施加人为措施,仅凭自然侵蚀若干年后塬面边界变化最可能的是?(?)
A.a线
B.b线
C.1020米等高线
D.1030米等高线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