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高考地理知识大全《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八)
2019-12-27 01:45:08
【 大 中 小】
|
1、综合题 阅读丹麦地理简图,回答问题。
 (1)描述该国地理位置特征。(2分)? (2)指出该国风能、水能及太阳能的数量特点并简析成因。(9分)?
参考答案: (1)该国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欧洲北部,濒临波罗的海和北海(2分)。 (2)风能丰富 (1分)该国位于西风带,常年盛行西风;周围海洋面积广阔,沿海及海上风力大。(2分)水能较少 (1分) 该国面积较小、大河不多;地势平坦、河流落差小。(2分)太阳能贫乏(1分)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云量大、对太阳辐射削弱强、光照弱。(2分)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 (1)考察区域特征分析。地理位置的描述主要从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据上,丹麦位于欧洲的北部;位于东半球,地处北半球的中纬度;濒临北海和波罗的海。 (2)考察能源的开发和分布。丹麦地处中纬度,大陆的西岸,常年受盛行西风带的影响,且沿海,摩擦力小,风力大,风能分布;丹麦国土面积少,地形平坦,河流短且落差小,水能缺乏;常年受西风带影响,全年以阴雨天气为主,大气的削弱作用强,太阳能贫乏。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图,斜线部分表示世界著名棉花生长区,回答28~29题。
 小题1:斜线区域适宜棉花生长的条件主要是 A.光照强、土壤肥沃 B.降水多、交通便利 C.土壤肥沃、交通便利 D.交通便利、技术水平高
| 小题2:关于斜线区域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世界重要粮食生产国 B.都有河流流经,且夏季流量丰富 C.人口密度都较大 D.电子工业蓬勃发展,已成为主要工业部门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农业生产。读图斜线部分表示印度德干高原和埃及的尼罗河沿岸,尼罗河沿岸为干旱地区,降水少,故B项错误。棉花生产对交通要求不高,故CD项错误;选A项。尼罗河的水量主要受上游热带草原气候影响,故夏季流量较大;印度主要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故夏季河流流量较大。B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32分)2013年9月3日至1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中亚四国进行国事访问,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八次峰会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此访全面提升了中国与中亚四国的双边关系,对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以及推动上合组织健康务实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读甲、乙两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A、B、C三地年降水量的多少,并分析其形成原因。(10分) (2)中国已成为甲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试从地理角度分析甲国与中国开展经济合作的有利条件。(10分) (3)乙国是中亚地区最大的产棉国和原棉出口国,被誉为“白金之国”。试运用地理环境 整体性原理,分析说明乙国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12分)
参考答案: (1)(10分) B>C>A (4分) ;原因:A地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降水稀少;B地地处迎风坡,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水汽遇地形阻挡形成较多降水;C地地势高,水汽难以到达,因此降水比B地少。(6分) (2)(10分)甲国是我国陆上邻国,边境漫长,有利于发展边境贸易;甲国矿产资源丰富,经济欠发达,我国拥有资金、技术等优势,两国经济互补性强;欧亚大陆桥连接两国,交通便捷;甲国油气资源丰富,我国能源需求缺口大,合作前景广阔。(答出其中3点即给10分) (3)(12分)自然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某一自然要素的巨变会引起其它自然要素乃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性(4分);乙国气候干旱(2分),扩大棉花种植,大量引河水灌溉,造成河流下游流量减少,荒漠化加剧(2分);同时导致地下水水位上升,盐碱化加剧(2分);入湖水量减少,湖泊萎缩(2分)。
本题解析: (1)读图中等值线数值可知,三地降水量是B>C>A 原因:根据经纬度判断,A地深居内陆,地形平坦,受海洋影响小,降水稀少。由图甲中的等高线数值可以判断,B地地处迎风坡,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水汽遇地形阻挡形成较多降水。C地地势高,周围山地的层层阻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因此降水比B地少。 (2)开展经济合作,需要经济上有互补性。根据经纬度判断,甲国是是哈萨克斯坦,是我国陆上邻国,边境漫长,有利于发展边境贸易。甲国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等丰富,但是技术水平低,经济欠发达。我国拥有资金、技术等优势,但是能源资源供应紧张。两国经济互补性强,开展合作,两国可以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实现双赢。欧亚第二大陆桥连接两国,交通运输便捷。哈萨克斯坦油气资源丰富,我国能源需求缺口大,合作前景广阔。 (3)从环境的整体性考虑,自然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某一自然要素的巨变会引起其它自然要素乃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性。乙国深居大陆内部,降水少,气候干旱,扩大棉花种植,大量引河水灌溉,造成河流下游流量减少,荒漠化加剧。同时,这里气候蒸发量大,不合理的灌溉会导致地下水水位上升,土壤盐碱化加剧。生产的大量用水,以及蒸发、下渗等影响,导致入湖水量减少,湖泊萎缩,调节气候能力下降,气候进一步恶化。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图1中的甲、乙两幅图,完成问题。
 小题1:与图乙比较,图甲 A.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大 B.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小 C.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大 D.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小
|
小题2:B城市位于A城市的
A.西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东北方向
小题3:图乙中的国家是世界上洪涝多发区之一,造成这一现象的自然原因是
①年降水量大,降水变率大? ②季风气候,降水集中
③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④植被破坏严重,生态功能减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地理及地图知识。
小题1:图示甲图一格经纬网跨经纬度较乙图大,故表示的实际范围大,则反映比例尺较小。故选C项。
小题2:图示A城市的经纬度位置约为(7°E,8°N);B城市的经纬度位置约为(91°E,23°N),故判断B城市位于A城市的东北方向。
小题3:注意“自然原因”,④为人为原因,不符合。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右图为纬度30°附近的三个城市示意图,据此回答8~9题
8.有关三个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的三条河流汛期都在夏季
B.三地的气候特点相似
C.三地都易遭到台风(飓风)的袭击
D.土地次生盐碱化是三地主要的生态问题
9.有关三个地区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城市附近都是该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
B.①城市所在国是世界著名的棉花生产和出口国
C.②城市附近有该国最大的盐场?
D.③城市附近分布着该国最大的新兴电子工业中心
参考答案:8.A? 9.B
本题解析:三地分别是埃及开罗、中国上海、美国新奥尔良,三条河流主要流经区域都在北半球,流经区域夏季降水较多而都有夏汛;开罗不会发生台风袭击现象,土地次生盐碱化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图中②③附近不会出现此现象;开罗处在地中海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的过渡地带,而上海和新奥尔良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埃及是世界著名的长绒棉生产国和出口国,我国最大的盐场是渤海西侧的长芦盐场,美国硅谷在旧金山附近,美国南部人口密度较小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