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该图为我国某地土地利用的结构图。根据你学过的对区域农业发展的分析方法,结合自然地理知识,判断问题:
1.从该结构图可以判断该区可能位于2.关于该区农业资源的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东丘陵
B.两广丘陵
C.辽东丘陵
D.太行山区
E.土地类型多样,生物品种多样
F.光、热、水资源丰富,且没有气象灾害
G.红壤广布,有机质含量高
H.水流湍急,利于发电
参考答案:1. B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该地区盛产水稻、柑橘等农作物,判断位于我国南方地区。
2.该地区由于以低山丘陵为主,故通过图示的立体农业模式开发优势资源,农林牧副渔相结合,共同发展。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农业生产。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我国的区域农业生产的差异和区域特色农业生产模式。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梯田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典范。图A是四种不同类型梯田的剖面示意图,图B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小题。
1.图A中甲区地形适合修筑的梯田类型是2.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优点是
A.水平梯田
B.坡式梯田
C.隔坡梯田
D.反坡梯田
E.保水保土效果更好
F.修筑难度小
G.利于机械化耕作
H.便于灌溉施肥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由等高线地图可能看出,该地地形陡坡与台地相间,根据地形特点修隔坡梯田适合。选C正确。
2.反坡梯田是修筑台阶式梯田时,使田面外高内低的梯田。即田面坡向与山坡坡向相反,田面微向内倾斜形成的反坡的梯田。反坡梯田具有较强的蓄水保土能力,利于拦蓄降水,保护田坎。选A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环境可持续发展。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下图为美国某次“黑风暴”分布图,读图回答题。1.此种灾害基本上是一种
2.引起该灾害的根本原因是3.对于图示“黑风暴”主要发生地区地理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土壤侵蚀
B.土壤盐碱化
C.土地污染
D.土壤酸化
E.砍伐森林
F.过度垦殖
G.温室效应
H.灌溉不合理
I.地形——落基山区
G.土壤——红壤
植被——草原
土地利用——混合农业区
参考答案:1. A
2. B
3.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通过区域的轮廓图可以判定图示区域为美国本土,题目中所说的“黑风暴”的实质就是指的沙尘暴。沙尘暴的发生一定会把当地的疏松土壤通过风力作用搬运起走,造成了当地的土壤的侵蚀。故选A
2.沙尘暴的发生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因素。其中人类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过度垦殖造成大量的疏松沙源的存在,这是沙尘暴发生的主要原。故选B
3.结合图中相关信息可知:图示的“黑风暴”发生在美国本土中央大草原地区,土壤是世界的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的中央大草原。故选C
考点:区域农业开发
点评:本组题需要考生通过区域定位确定发生“黑风暴”位于美国本土的中央大草原地区,明白“黑风暴”的实质是因为人类过度地开垦草原而引发的沙尘暴天气。试题属于一般性的基础题目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东北亚地区略图”,回答问题。
1.D国常派专家帮助A、B所在国防治酸雨,C国公民自发到A、B所在国植树,说明了
①环境问题可能影响到周边国家或地区
②发达国家将污染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③污染物质具有残留性
④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2.冬季A、B两地酸性气体排放量远高于C、D两地,而C、D两地酸雨危害却比A、B两地严重,主要影响因素是3.为了减轻该区域的酸雨,最佳途径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E.地形、降水
F.洋流、地形
G.太阳辐射、盛行风
H.盛行风、降水
I.工业提倡使用无铅燃料
G.工厂将烟囱造高
工业上将生石灰与含硫煤混合使用
大力推动使用煤气作为生产、生活燃料
参考答案:1. D
2. D
3.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
1.材料反映了环境问题跨越区域,可能影响周边地区,故环境问题的治理需要国际合作。
2.由于冬季该地区盛行西北风,故AB处的酸性气体受西北风吹拂影响CD地区,且冬季AB地区受西北风影响降水较少,而CD受日本海水汽补充,降水量较AB地区多,故容易形成酸雨。
3.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大量人为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的排放,故治理措施主要针对减少酸性气体的排放分析。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审题清晰,能从图示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当地的区域实际分析,难度一般。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读我国某地形区的经纬度范围示意图,回答问题。

图4一61.图示地形区最具特色的农产品有2.关于图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3.图示地形区在土地资源的开发中,应该加强
A.甜菜和油菜
B.冬小麦和高粱
C.大豆和甜菜
D.棉花和春小麦
E.生长期长是作物产量高的主要原因
F.热量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限制因素
G.平原面积广大,机械化水平高但商品率低
H.次生盐渍化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I.红壤的改良
G.黑土的利用和保护
沼泽的开垦
土地荒漠化的治理
参考答案:1. C
2. B
3. B
本题解析:1.根据经纬度空间定位可知该地形区为东北平原,中温带地区种植喜凉作物,如大豆、甜菜、春小麦等。
2.由于纬度较高,生长期短,热量不足是发展农业的限制因素。
3.由于不合理开发,黑土水土流失严重,肥力下降,所以要加强黑土的利用与保护。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