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题《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二)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取图中等压线数值,1地气压为1040—1045百帕,2地气压为1015—1020百帕,A错。图中1地等压线密集,3地等压线稀疏,故1地风力强于3地,B错。图示范围为北半球,图中锋面气旋伴生两个锋面,2与3之间为冷锋,另一条为暖锋。2地位于图中冷锋锋后,为阴雨天气,4地受高压脊控制,天气晴朗,C正确。根据等压线图上画风的方法可判断3地吹西南风,4地吹东北风,D错。
【小题2】图中3地位于冷锋锋前,即将迎来冷锋过境天气。C正确。
考点: 锋面气旋、天气形势图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关于右图中C、D两地的气候类型叙述正确的是? (? )
A.都是季风气候? B.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C.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D.都是温带季风气候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图中的经纬度信息可以判定图示区域为朝鲜半岛,结合所学的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可知:其气候类型南部为亚热带季风,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是通过区域定位,来判断所在区域的主要气候类型,试题属于理解性记忆的题目,难度不大,属于容易题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图中A、C分别表示 、 (气候类型)。主要受地形因素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类型
是 (填图中字母)。
(2)图中B、C之间的地理分界线是 。
(3)与乙地区相比,甲、丙两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分别是 、 。
参考答案:
(1)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E(6分)
(2)秦岭—淮河(2分)
(3)水资源(水源) 热量(4分)
本题解析:
(1)从A、C两种气候分布的位置可知这两种气候分别为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E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形成高原山地气候。
(2)从其地理位置可知,图中B、C之间的地理分界线是秦岭—淮河。
(3)乙区域位于我国南方地区,甲、丙区域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其中甲区域为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水资源是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丙区域为东北地区,纬度较高,热量是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
考点:我国的区域差异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工业生产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