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关于中心商务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心商务区的服务只面向城市中心
B.中心商务区的建筑物往往在市区里是最高的
C.中心商务区只分布在人口稀少的地区
D.中心商务区只提供商业服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中心商务区分布于城市的最中心部位,提供的服务功能最齐全、服务范围最广,这里因土地租金最高,往往建高层建筑。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根据卫生防护带的概念和作用,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防护带具有保护居住环境免受直接污染的作用
B.防护带也就是绿化带
C.防护带内不可以设置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机构
D.防护带内可以设置仓库、停车场与市政工程建筑物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区。防护带不同于绿化带,防护带可以是一些隔离带,如道路、河流等非绿化带。故B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图中的曲线反映城市绿化带所具有的功能是

[? ]
A.调节大气成分
B.减弱噪声、美化环境
C.吸烟滞尘、净化空气
D.防风固沙、防止沙尘暴发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第41届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5月1日至l0月31日期间在上海市举行。此次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l:图为《上海浦东部分开发区分布图》,其中阴影部分为世博园区所在位置。世博会的召开对上海市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都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材料2:为了保证世博会的顺利召开,上海市大力开发地下空间资源。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在经济、民防、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及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3:世博会江苏馆的主题是“锦绣江苏,美好家园”。江苏省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人口变化情况如表所示。
表:江苏省人口变化情况表

(1)结合材料l,说明世博会对上海产业结构有何影响。
(2)上海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用地的严重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结合材料2,简要说明上海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的意义。
(3)简要说明材料3中江苏人口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原因。
参考答案:(1)有利于上海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优化。第一产业:促进现代都市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和城郊农业(园艺、蔬菜、禽蛋、乳制品等)的发展,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第二产业:促进工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高精尖产品产值比重大幅提升,拉动建筑业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会展、旅游、商贸、物流业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第三产业比重进一步提高。
(2)有利于扩大城市用地;有利于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有利于美化城市环境;有利于加强城市防护能力。?
(3)变化:江苏总人口不断增加;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城镇人口比重增加(或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家庭规模有变小的趋势原因:人口自然增长及外省人口迁入(机械增长);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较快,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下降;经济发展快,城市化水平提高;婚育观念改变(或教育文化水平提高),少生优生使家庭规模变小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发展和资料综合分析能力。(1)世博会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应分别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影响分析,对第一产业主要是场馆布置促进花卉园艺业和大量游客来临促进城郊农业的发展;对第二产业的影响主要从场馆建设对建筑业和建材行业的促进,第三产业方面主要从旅游的发展分析。(2)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在经济、民防、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故可从开发地下空间,扩展用地、加强民防、绿化和城市交通等方面的作用分析。(3)结合表3数据,从江苏省的总人口、老年人口比重、城市化水平、家庭规模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示意某国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读图,回答1—3题。

1、1982年该国城镇化水平约为
[? ]
A.10%
B.20%
C.30%
D.40%
2、20世纪该国城镇人口比重增长最快的时期是
[? ]
A.60年代初期
B.70年代中期
C.80年代中期
D.90年代后期
3、1961~2007年,该国城镇化总体趋势表现为
[? ]
A.乡村人口持续增加
B.城镇人口缓慢减少
C.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D.进入郊区化阶段
参考答案:1、B
2、D
3、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