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四)
A.0时 B.4时 C.12时 D.16时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由题意和图示可判断纬线M刚好出现极昼,甲点地方时为0时,再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可确定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60°W,20°N)。
小题2:因为120°E经线为0时,则伦敦时间为16时。
小题3:图中由①地飞往②地的方向为先向西北后向西南。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下面甲图中ABC为昏线,且与极圈相切,据此完成下列要求。(12分)
(1)根据甲图提供的信息,在乙图适当位置画出太阳光线、晨昏线,并用斜线表示夜半球。(3分)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北半球的节气为?,北京时间为?月?日?时。(5分)
(3)该日,地球公转速度较?(快、慢),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2分)
(4)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是??;该日以后,太阳直射点相?(方向)移动。(2分)
参考答案:
(1)见下图。(3分)
(2)23?26′N?; 夏至;? 6? 22? 8(5分)
(3)慢; 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2分)
(4)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南(2分)
本题解析:
(1)甲图中ABC为昏线,且与极圈相切,说明图示时刻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图乙中心点是北极点,画图时注意北极圈里是极昼、180°经线是12:00。
(2)由图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点为(23?26′N;180°),所以该日为 夏至日;北京时间是 6月22日8点。
(3)夏至日时,太阳运行在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慢; 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是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4)该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该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地球上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地区是
A.高纬地区
B.温带地区
C.低纬地区
D.回归线附近地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五带的划分界线有回归线和极圈,北极圈以北是北寒带,北极圈和北回归线之间是北温带,回归线之间是热带,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是南温带,南极圈以南是南寒带。纬度越高昼夜长度的变化幅度越大。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大全《世界洋流分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