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地图》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四)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公路的选线原则是尽量少穿越等高线,少占耕地,少穿越河道,过境线路从城市边缘经过,不经过市区内部。①、②、③、④四条线中,①线坡度最缓,一次过河。②线坡度较陡,行车不安全,一次过河。③路程远,几次过河,工程难度大。④路程远,坡度陡,行车不安全。a 、b、c、d 中,a 垂直穿越等高线,坡度陡。B穿越山顶附近,坡度最大。 C穿越等高线最少,坡度平缓,安全。 D路程远,还要穿越铁路,不安全,还要架跨海大桥,费用高。所以选项A、B、C错。选项D对。
【小题2】图中铁路穿过城区,必然影响城市交通安全,穿越等高线太多,坡度太大,铁路线应基本沿等高线分布。只一次 穿越河流,问题不大,邻近港湾,可以与海港相连,便于对外联系。所以有明显问题的是D,D对。A、B、C错。
考点:该题考查等高线图,交通线路的选址原则。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郑渝(郑州至重庆)铁路是我国高速铁路网规划的重要线路,初步规划有①线、②线两种方案。读郑渝高速铁路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在郑渝铁路规划的两种方案中,与方案①相比,②方案(? )
A.占用耕地多,征地费用较高
B.直线距离近,工程造价低
C.沿线城市较少,人口稀疏,效益较低
D.沿河谷延伸,地势起伏较小
小题2:郑渝铁路建成后,对甲城市发展的积极意义是(? )
A.促进人口跨省流动,缓解人地矛盾
B.扩大经济腹地,成为区域核心
C.改变城市形态,限制城市发展
D.形成新的出海通道,加快对外开放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在郑渝铁路规划的两种方案中,与方案①相比,②方案线路短,沿线城市较少,人口稀疏,效益较低,占用的耕地少;但是经过地形区地势起伏大,难度较大。
小题2: 郑渝铁路建成后,对甲城市发展影响巨大,主要表现为带动甲城市经济的发展,加强了甲城市对外的联系和交流,使得城市形态发生变化等,所以A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10分)读我国华北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和西北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单位:毫米)图,其中A河河谷被称为我国的“西域湿岛”。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左图中甲区的地貌类型,并简述其形成过程。(3分)
(2)左图中乙地区是我国环境问题严重的地区之一,说出其环境问题,并分析产生的主要自然原因。(4分)
(3)分析A河谷地成为“西域湿岛”的原因。(3分)
参考答案:
(1)冲积扇(1分)①当上游水流流出山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1分)②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山麓地带堆积下来,形成扇状堆积地貌。(1分)
(2)水土流失(1分) 原因①降水多而集中,多暴雨;(1分)②黄土疏松,容易被冲刷、侵蚀;(1分)③植被覆盖率低。(1分)
(3)①伊犁河谷属于向西(呈喇叭口形)敞开的地形,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容易聚集;(1分)②受地形抬升,形成山地降水;(1分)③河谷地区,汇集了山地降雨和高山冰雪融水,地表水比较丰富;(1分)④河谷绿洲,蒸发水汽较多,水循环相对活跃,(1分)从而成为“西域湿岛”等。(只需要回答三点得3分)
本题解析:
(1)读图,根据经纬度可以判断,甲区域是太行山的山麓冲积扇。当上游水流流出太行山山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山麓地带堆积下来,形成扇状堆积地貌。
(2)读图,乙地区位于黄土高原,夏季降水多而集中,且多暴雨。黄土疏松,容易被冲刷、侵蚀。黄土高原地区的植被覆盖率低。所以该地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
(3)根据经纬度判断,A河谷地是伊犁河谷,属于向西呈喇叭口形敞开的地形,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容易聚集。在这里受天山山脉地形的强烈抬升,形成山地降水。河谷地区,汇集了山地降雨和高山冰雪融水,地表水比较丰富。河谷绿洲发育,蒸发水汽较多,水循环相对活跃,从而成为“西域湿岛”等。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我国沿32°N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A、B、C地形区之间的分界是
A.昆仑山脉、雪峰山脉 B.阿尔金山脉、巫山脉
C.邛崃山脉、巫山脉 D.横断山脉、雪峰山脉
【小题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地形区是华北平原
B.A地形区是塔里木盆地
C.夏季A、B、C三地,气温的日较差最大的是A地
D.B地形区的河流多属内流河
【小题3】A地形区的特点是
A.地表平坦,一望无际
B.沙漠广布
C.地表崎岖,喀斯特发育
D.雪峰连绵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中纬度和海拔高度信息可以确定A、B、C分别为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三者的分界线分别是邛崃山脉、巫山山脉。
【小题2】从上题分析可知,A、B错误;A地为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保温作用弱,因此夏季气温日较差为三地中最大;B地形区为四川盆地,主要属于长江水系,属外流河。
【小题3】A为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雪峰连绵。
考点:我国的主要地形区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气候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