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四)
A.地形平坦,水流平缓 B.冬季结冰,封冻期长 C.降水均匀,水量季节变化小 D.社会经济发达,航运需求量大 |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图示区天气系统是北半球的锋面气旋,A、B错。呈逆时针方向运动,目前甲城市位于冷锋前方,未来几天甲城市出现暴风雪天气是受冷锋影响,C对,D错。
【小题2】乙河是莱茵河,被称为欧洲的“黄金水道”。 流经地区地形平坦,水流平缓,A正确。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不结冰,全年通航,B不正确,选B。降水均匀,水量季节变化小,C正确。流经地区社会经济发达,航运需求量大,D正确。
考点:常见天气系统及特征,河流航运价值高的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比较渭河平原和秦岭积温(≥10℃)的差异,并分析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4分)
(2)分别说出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所受的主要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4分)
(3)说出乙地形区城市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形成该特点的自然条件。(3分)
参考答案:
(1)渭河平原≥10℃的积温为3500℃-4500℃;秦岭≥10℃的积温为2500℃-3500℃,积温较低。(2分)
渭河平原地势较低,积温较高;秦岭山地地势较高,积温较低。(2分)
(2)华北平原:流水的沉积作用;地形趋于平坦。(2分)
黄土高原:流水的侵蚀和搬运作用,地表崎岖不平。(2分)
(3)沿河谷呈带状分布;河谷沿岸,地形平坦;沿河流分布,水资源丰富。(3分)
本题解析:
(1)根据图中等值线,渭河平原≥10℃的积温为3500℃-4500℃。秦岭≥10℃的积温为2500℃-3500℃,积温较低。根据分布位置分析,渭河平原位于秦岭北面的渭河谷地中,地势较低,积温较高。秦岭山地地势较高,积温较低。
(2)华北平原是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地形趋于平坦。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夏季暴雨集中,受流水的侵蚀和搬运作用影响,所以地表崎岖不平。
(3)图中乙地形区城市沿河谷呈带状分布。因为河谷沿岸,地形平坦,交通便利,便于生产居住。河流有供水功能,沿河流分布,水资源丰富。
考点:不同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及成因,外力作用与地貌成因,城市分布特点及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该图为北半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1.关于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的气压带、风带,说法正确的是2.关于图中①、②、③、④的气压带、风带,说法正确的是
A.①表示东北信风带
B.②表示赤道低气压带
C.③表示极地东风带
D.④表示极地高气压带
E.①处空气寒冷干燥
F.②处气流上升运动为主
G.③处空气温和湿润
H.④处气流下沉运动为主
参考答案:1. A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据图中纬度位置可判断气压带的位置,进而可绘出风向,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的气压带、风带,分别是①表示东北信风带,②表示副热带高气压带,③表示盛行西风带,④表示副极地低气压带,故选A。
2.赤道和60°附近由于上升气流,形成低压带。30°和90°附近由于下沉气流而形成高气压。其中①为东北信风,性质干燥,②为副高,下沉气流,性质干热,③为中纬西风,性质暖湿,④为副极地低气压带,上升气流,性质温湿。综合分析33选C。
考点:本题组考查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点评:在此大气环流示意图中将地球上的三圈环流(北半球)用较直观、简单的形式示意出来,有助于考生正确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指出在准静止锋控制下形成的天气现象
[? ]
A、贵阳冬季的阴雨天气
B、北方夏季的暴雨天气
C、长江中下游夏季的伏旱天气
D、我国冬季的寒潮天气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卷《农业生产活动与地.. | |